第二四五章 水深火熱(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想不明白,楚鈺明明是在為大寧籌謀,為什麼偏要往自己身上扣奸臣的帽子,哪怕是做好事也要偽裝成勞民傷財?
而且她發現他的壞名聲都像是他“自找的”,做什麼都是在用強權說話,且不像魏國公那樣在意名聲,做事不會考慮百姓怎麼看,好似不論是與非,為所欲為,給世人留下的印象自然不好。
可實則,他沒有做過一件有損大寧社稷的事。
船隊在江上行了一個多月,沿途徵調糧草,快到江南時,與糧草一同送上船的還有一則天大的訊息:
夏國在接走昊陽公主的第七日,毫無徵兆地對大寧宣戰了。
楚鈺的斷言成真。對於這場戰事,大寧也並非毫無準備,梅蕭仁記得在她還是縣令時,楚鈺就已在宣州諸縣分散屯兵,雖然加起來沒有十萬之眾,但是能夠抵擋上一陣,等朝廷派兵前來。
如今讓人唏噓的不是夏國的無恥,而是昊陽公主可憐。
夏國翻臉,那夏君還能善待大寧的公主?
船至錦州時已是夏日,屋漏偏逢連夜雨,戰事忽起,雙方打得如火如荼,江南正逢外憂,忽然又起了內患……
從錦州開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眾多悍匪,在江南幾座州府橫行肆虐。他們遇人劫人,遇車劫車,到了江裡便是劫船。往來的商隊無一倖免,本就為戰事所苦的百姓更加惶惶。
官府正忙著應對戰事,突發的匪患無疑是在火上澆油,官府被這群匪徒攪得措手不及,又因他們行蹤詭異,以致官府想鎮壓都不知往哪兒派兵。
錦州知州衙門得知朝廷運糧的船已至錦州,慌忙派兵前來接應,生怕糧草出什麼意外。
梅蕭仁就是從錦州的官員那兒得知了此事,她心下越發擔心家裡的安危,因為那官員說,匪徒打劫得最多的就是商人的府邸。
有錦州府兵的保護,押送糧草的船隊無恙,但梅蕭仁卻在錦湖上見過一艘剛被洗劫的商船起火燃燒,那樣的火更像是對官府的一種挑釁。
等他們趕至宣州,梅蕭仁方知錦州城還好,宣州才是全亂了。
船剛到宣州時,梅蕭仁站在船頭放眼望去,看見江上飄著眾多被劫殺一空的商船,浮屍也隨處可見,場面怎一個觸目驚心。
廢船太多,行船不安全,梅蕭仁下令改走陸路,結果城中的情形讓她更為痛心。
原本繁華的大街空空蕩蕩,滿地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有小攤被掀翻後留下的不值錢的貨物,有被砸落的店鋪招牌,還有百姓逃難時遺留的各種物什;兩旁商鋪關門閉戶,有的被洗劫過,門被撞破,店內狼藉一片。
梅蕭仁目光所及的地方無一處完好,還有不少地方正冒著黑煙,讓她難以想象這會是她離開還不到一年的故里!
她後來才知曉,宣州剛換了知府,新知府初來乍到就遇上夏國宣戰,他手忙腳亂地派出府兵去雲縣守城,結果悍匪又至,剩下的府兵根本壓不住突如其來的匪患。
匪徒隔三差五地在城中肆虐,府兵和官差們險些連府臺衙門都沒能守住,更別說維持城中秩序和保護百姓。軍隊遠在雲縣外禦敵,而錦州和慶川自顧不暇,也沒空派兵過來增援。
於是,宣州府就像是一座被大寧遺棄的孤城,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