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先來後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教吏的做法讓梅蕭仁不禁吸了口涼氣。
又是一個屈於權貴的人,還是個滿腹詩書的讀書人,難倒書裡就沒寫“骨氣”二字
這樣的人,可為人臣,卻不能為她的師,算她找錯人了。
梅蕭仁也向周主教拱手告退,出了門去。
藏書樓中只剩下周主教和孫教吏。
一場波折之後,孫教吏沒嚐到半點惡果,知道是周主教有意放過他,於是又朝周主教磕頭:“多謝主教大人,卑職以後一定管住自己的手”
“本官栽培你數年,到頭來你竟還不如一個學生”周主教的眸底盡是因失望而生出的陰寒之色,他怒斥完這最後一句,決然離開了藏書樓。
梅蕭仁沒急著回行知院,而是踩著夜色,獨自在書院走了走。
天上的月亮還在,地上便沒有不去的坎。
她並不為孫教吏感到僥倖。她扛下了所有的過錯,本已讓孫教吏全身而退,可是他剛才那一出,無疑是將自己推進了另一片黑暗裡。
文斌的話要多虛偽有多虛偽,可一心想要高升的孫教吏卻當了真。而他興高采烈的樣子定被周主教看進了眼中。
周主教官居三品尚且困身於書院,孫教吏卻滿心以為自己有機會出去。周主教希望能扶孫教吏當上先生,孫教吏卻當著周主教的面,將自己想要離開的慾望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出來
周主教以後還會拿孫教吏當自己人還會繼續關照他
別說以後,想來此時周主教心中已經開始後悔了吧,後悔幫了一個喂不熟的白眼狼。
對孫教吏而言,人人都想放過他,可他自己卻沒放過自己,怨得了誰
梅蕭仁被迫頂了個“罪”,心裡誠然難受,卻沒將今夜的事視為屈辱或汙點。
世道就是如此,小人得志,權勢為先。要想不吃啞巴虧,還是那句話:她得往上爬。
文斌已和她撕破臉,但她並不擔心自己在書院的處境,也不怕被排擠,她苦惱的是以後恐怕沒哪個先生肯再教她,接下來該怎麼辦
她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刻意往人少的地方走,將自己鎖在自己的心境裡,由自己去找一個衝破困境的法子。
這次她特地留意了路旁院子裡的情形,見裡面熄了燈,想來山長大人已經歇下,她才放心路過。
她不打算找山長大人訴苦,而且還怕他老人家會就像上次一樣跟出來,萬一又吹風受涼就糟了。
朦朧的月光撒在青石板上,梅蕭仁埋著頭,一步步踏著石階往上走。
越靠近崖頂風越急。她抬手撩了撩被風吹亂的頭髮,眸子也跟著抬起來,霎時間,月光帶著那襲背影映入她眼中
身修如玉樹,此時正臨風。
上面有人了。
凡事都有先來後到,找地方散心也一樣。
那人穿著書院的長袍,立在那兒就似融入了月光裡,與周圍的景緻相配,毫不違和。
書院除了她和蘇離外都是些士族公子,她剛剛才受了一通士族公子的氣,沒什麼心思欣賞哪位公子的風姿,僅看了一眼便就此留步,轉身離去,下臺階的時候,又因心煩而踢了一腳攔路的石塊。
人走了,聲響卻已傳至崖頂,飄入他耳中。
楚鈺聞聲回頭,依稀看見有個人影正沿著小徑離開,倏爾其路過彎角,不復得見。
什麼人會來這個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