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暫時告一段落,夜已深,李知府讓眾人各自回家。

梅蕭仁與葉知還有行雲他們一同離開李府。

葉知與楚鈺沒什麼來往,對行雲也沒什麼印象,梅蕭仁只說行雲是衛大學士的人,沒言其它。

出府門時,他們正好遇上兩個小廝將一個看起來有些虛弱的婢女拖出門外,丟在照壁端頭。

梅蕭仁不解,遂問回來的小廝,“這是”

“回大人,這個新來的婢女犯了錯,夫人下令將其逐出府去。”

梅蕭仁發現婢女不僅被趕了出來,還被打了板子。

她雖不知情,但瞧著女子可憐,想上前問兩句,忽然發現,這個被攆出來的婢女,正是先前打翻酒壺的人。

“怎麼是你”

婢女虛弱地倚在牆角,聽見聲音才緩緩抬頭望著梅蕭仁。

難道婢女被罰成這樣,就是因為打翻了酒壺

梅蕭仁蹲下身問道:“你犯了什麼錯”

婢女撇過臉,淡淡地說:“大人別問了,我這個樣子是我咎由自取,只要大人莫辜負清鶯姐就是。”

“清鶯”梅蕭仁對這個名字印象已相當深刻。

婢女閉上了眼睛,好似不想與她多說。

若真是因為一件小事,那這樣的處置太重了些。

梅蕭仁同情婢女,但被李府攆出來的人,她也不能收留,否則就是和老李唱反調。

她放了些銀子到女子手邊,而後才起身離開。

不一會兒,天上下起了雨。

婢女還倚在牆邊,渾身溼透,忽然,她的頭上多了把傘。

她轉眼看去,“清鶯姐。”

清鶯遞給婢女一個包袱,道:“這是你帶進府的行李,管家讓我給你送來。”

清鶯蹲下身,拿手絹替她擦了擦臉上的水珠,問:“是我讓蕭臨的計劃落了空,你不怪我害你”

“清鶯姐,你沒說錯,大人他真是一個好人。”婢女搖搖頭雙眸無神地嘆,手裡還捏著那些銀子。

“我已傳了訊息,一會兒就會有人來接你,你先回山月舫養養傷。”

“清鶯姐,我聽說小姐出首了蕭臨,你得當心。”婢女叮囑道,又言,“當日是你讓我引小姐去山月舫聽他們談話,後來也是你從幫裡探到了梅大人的下落,讓我設法告訴小姐,小姐雖不知道有你,但蕭臨和高同知卻知你是舫主,如今他們既知小姐去過,怎會猜不到你頭上,萬一他們上四爺那兒告你背叛”

“我都不急,你有什麼好急的。”清鶯面無表情地站起來,不再多言,轉身回府去了。

雨淅淅瀝瀝地下,府裡的人大都睡了,後苑迴廊下只有梅蕭仁和行雲兩個還在說話。

原來楚鈺讓她不說不做,是因為他早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