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二十厘米臨界點(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交談以後,方森巖都暗自心驚,因為帝國在厄普洛斯星球上面的進展,竟是遠遠比他想象當中的要大得多!半年前起,帝國就不惜一切代價進行了“洄游”計劃!
洄游本來是魚類在特定季節或者生理情況下,自發聚集起來進行的一種週期性活動。比如北太平洋的大馬哈魚在繁殖期就停止進食,每天頂著時速幾十公里的水流上溯上千公里。
在洄游的過程中,魚群要面對天敵的獵殺,環境的改變,還有體力消耗很大,到達產卵場時往往都十不存一,是什麼讓它們可以洄游成功,那就是組成緊密的魚群,這樣的話,遇到了天敵的獵殺就會讓外圍的魚類頂上,魚群在行進的時候,也可以形成慣性的水流用來節約遊動的體力。
因此說得直白一點,帝國的洄游計劃,其實就是以極其高昂的代價,組成巨大的艦隊硬衝來透過隕石帶,用驚人的傷亡率來確保一小部分核心可以抵達。
洄游計劃執行起來十分慘烈,儘管外圍的飛船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報廢戰艦,但是總是實打實的要組編艦隊出來,第一次洄游計劃徹底失敗,只是抵達到了隕石帶的中部。
但是第一次的失敗反而激起了帝國中上層人的桀驁!第二次洄游計劃被迅速提了出來,這一次竟是動用的現役戰艦!
並且還是帝國動用了皇帝難得的威權,強令隱然已成割據之勢的各大軍區拿出了四百艘現役戰艦,帝國本部出動了一百艘!擺明了要削弱各軍區的戰爭潛力,然後成功組建了第二次洄游計劃。
這一次的過程依然是非常慘烈,但終於在厄普洛斯星球上面紮下了根,修築起了一個小型的基地。
但是,這個基地只存在了七天,一次突發的宇宙風暴襲來,截斷了基地與本部之間本來就脆弱的聯絡,然後就聯絡不上了,顯然已經是凶多吉少。
第三次洄游計劃便改變了以戰艦為主力的事實,而是開始準備鉅艦計劃。
是的,戰艦此時上面的防禦,可以說幾乎都是針對能量武器的能量護罩,但是隕石瘋狂的衝擊卻是物理的傷害,這就是戰艦在隕石帶無法長期立足的原因。
因此,要增強物理防禦力的話,那就加大裝甲的厚度!加厚的裝甲就意味著額外的重量,那麼當然就是額外龐大的能量系統和推進系統了。因此在這裡建設的這艘被命名為“馬里亞納”的龐大鉅艦,實際上體積已經超過了太平洋級制式戰艦的六倍。
而它那恐怖的鋼鐵+能量盾混動裝甲,足夠可以應付直徑在五十米以下的隕石衝擊!!
艇身上的足足三百七十六門轟擊粒子炮,則是可以負責在三百公里內擊碎任何直徑超過十米的隕石,根據之前兩次“洄游”計劃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整個隕石帶裡面直徑超過五十米的隕石比例大概只在千分之二點三左右。
聽到了這些資料以後,方森巖忍不住沉吟道:
“那麼,馬里亞納只要建設成功了的話,基本上征服厄普洛斯星球是不成問題的了?”
“是的。”阿切爾道:“並且帝國已經開始正式設定開發署,組建各個結構,並且根據上個月的最新訊息,一艘鐵血星人的飛船試圖繼續飛向厄普洛斯星球,被帝國下令圍攻,截止到目前為止,沒有後續訊息。”
方森巖眯縫起來了眼睛,綜合目前得到的各種訊息,他忽然想起了一個可能,一個很大的可能,一念及此,方森巖頓時就會忍不住有些進退兩難了起來:若是真的這個構想成真的話,那麼應該如何應對?
旁邊的阿切爾見到方森巖的情緒忽然不高了起來,只當他從面前的鉅艦,想到了之前曾經喪生在厄普洛斯星球上面的戰友,便很知趣的不再詢問了,而是將方森巖帶到了自己主持的車間當中,然後請方森巖選擇一款當前正在服役的軍用艦艇,然後準備為他量身打造,改良成為之後的交通工具。
這一應雜七雜八的事情弄下來以後,已經至少過了三四個小時,不能不說阿切爾是個實誠的人,他儘管公務繁忙,但是還是一直陪著方森巖,聽取他的意見和各種要求,到了最後,感覺到有些詭異的反而是阿切爾,他看了看時間奇道:
“真是奇怪,按理說蒙戈中將早就應該完成了接待啊,就算是要談判,也肯定不可能馬上就要談出個什麼結果了,無論如何他也應該抽出時間來了啊。”
方森巖在肚皮裡面暗笑,因為他知道多半東窗事發了,亞諾家族的成員失蹤,這是多大的事情,蒙戈現在估計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了,哪裡還有空來見自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