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對 錯(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百零六章對錯
連著糧食的大豐收,大家有飯吃了當然很高興。可是要把粟谷變成米,可用石碓來脫掉外皮。要想吃包穀和麥子麵粉,用石碓搞就太費力氣了。
特別娃娃小,吃原糧很難消化,這還真是個問題。蘇武想起大漢磨面的石頭磨子,對,自己找石頭親自來碫打磨子試試看。
蘇武叫鐵匠吳勝鍛打了幾隻鐵鏨子,三個男人帶著錘子傢伙,騎馬牽著馬拉的木輪車子,在貝加爾海子西山,找了兩大塊堅硬的白麻石。
他們按照自己心中記想的圖紙,花了半個月時間,終於把石頭,敲鍛成上下紋理吻合的圓形磨扇。在磨扇中間上下碫個內孔,鑲嵌硬雜木軸,下扇軸固定,上扇孔相對大於軸,能轉動。
在上扇上琢碫了個手腕粗細,能下糧食的通孔。這樣的話糧食放在上磨扇頂上面,隨著上磨扇的轉動,糧食由上孔而下,經過上下磨扇中間紋路的咬合運動,糧食就磨碎了。
初次實驗,用人力推動磨子上扇,成功了。並且得出結論,
磨糧食的快慢與磨扇之間的紋路粗細有關,要是磨子鈍了,兩個
男人用力抬下磨子的上扇,將上下中間紋路重新碫鋒利就快了。
他們還想辦法在這裡搞了個大石盤,碫了個圓滾子,漢人稱碌碡的東西,分別用馬拉車運了三次,全部運回住地。
三家人齊心協力另蓋了間房子,厚木板做了個大圓案子,放在石頭砌的兩尺高的臺子上。在案子中間固定後下磨扇,將上磨扇上搨在上面。
在上磨扇上,套上牲口的轅架子,這樣用牲口來拉磨子磨面,既省人力又快捷。把糧食磨碎了,可是能成麵粉還得有籮面的籮子。
這東西在大漢,是專門有人用馬尾毛做的像布一樣的東西賣的,這裡沒有也得自己來做,他們用大片的樺樹皮捲了個一尺五大筒子,怎麼才能把馬尾毛做成馬尾布呢……
得得納阿媽解決了這個問題。她年輕時,在部落頭人家做過女工,會織羊毛布。並還偷著儲存了組織布的傢伙,想著出嫁後能用起來。可男人家太窮,再加上有女兒後,身體一直不好。
她現在雖然身子很弱,不能織布卻能指導。在她的指揮下,女人們將馬尾毛手工接起來。梅尕按她的指導在地上來楔著橛子,來回溝線做好布面的經子捲起,安頓在組合好的簡單織機上。
女人們將接好的馬尾毛,按規矩纏成梭團做緯線。梅尕坐
在織機前的木几上,在得得納阿媽的指導下,終於織出了馬尾布。做出了籮面籮。
在這偏遠的貝加爾海子,蘇武他們終於吃上了自己磨製糧食麵粉。
周圍的人家知道,也來他們這裡磨面。這裡有磨面磨子訊息很快地傳開了,一些部落的人家來要買磨面的磨子。蘇武他們又有了項生活的進項。
一整套磨面的磨子碫打下來,賣換的東西,不算外出看給人看病的進項,足夠他們這裡幾家人多半年的生活費用,一年他們要是能碫打兩套磨面的石磨,就賺翻了。
於維爾蘭帶著娃娃來後,閒暇時間,幫著蘇武和梅尕教娃娃們識字學習,日子過得很快。
這天,大些的娃娃們在柵欄圈著的院子裡,手拿著小樹枝在地上學寫字。
兩個最小者,剛會走路的雙胞胎兄弟,國兒和海兒蹣跚到姐姐妞妞跟前,蹲地伸手同時奪姐姐手裡寫字的樹枝。妞妞站起跑了。
國兒和海爾哭了追著,跌倒了!梅尕拿了兩根小草枝過
來,拉起他們,遞給兒子:“國兒,海兒,咱用這寫字,乖!”
兩個小傢伙不要,掙開阿媽手去追姐姐。
梅尕笑著說:“這兩個傢伙,只要看見妞妞手裡的東西,就硬要,不給都不行!”
妞妞沒有辦法,把自己手裡的樹枝,折成很短很短的兩個,給他們一人一個,兩個人在地上畫著,這才好了。
於維爾藍看見這些,問梅尕:“姑姑,你為啥不喊妞妞給他們呢?”
“我不想讓妞妞在不願意情況下給他們。”
“為啥?”
“同樣是娃娃,我不想為了我的話,委屈我女兒!”
“要是我的話,我就叫大的讓著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