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拉著他的手:“蘇大哥,你就成全我吧!念我千里來找你,咱、咱就一起過吧!”

她撲在他懷裡嚶嚶地哭了。

聽了她的話,蘇武心裡也不好受。她是個好女人,是個有主見的好女人。可是自己重任在身,不行的!

他用力推開她起身說:“這事情,我得好好想想,你也得好好想想,咱兩個都得好好的想想,以後再說!”

“你今夜住這裡,我過去住!”他出門輕輕地合上門。

她思想會兒,開門跟出來,跟他進了自己的房子。

“你怎麼跟回來了?”

“你住你的房子去吧!”她低頭把他推出門,關上門伏在榻上,委屈地哭起來。

蘇武當時沒走,聽見房子裡的哭聲,自己也落下了淚。可是我真的不能!他快步進了自己的房子。

公孫敖領聖命到邊關暗訪,他走訪了突圍回來的李陵部士兵,得知此次李陵出兵,無有任何援軍,是孤軍深入。他率五千步兵,消滅了單于率領的八萬兵騎的三萬多騎。

他以弱禦敵,牽制著匈奴主力,避免了河西李廣利兵部的壓力,也避免了河西邊境人民的災難。

公孫敖想,皇上是讓我來求證李陵生死的事情,李陵部有人說他活著突圍了,有人說他死了,這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還真的很難求證。

他知道,在大漢和匈奴邊境上,經過百年來無數次雙方進退的拉鋸戰,多年緩和及幾年的征戰關係,還有屯墾移民,邊境的大漢和匈奴兩族人民,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雙方的訊息都有各自的秘密線人在傳遞著。公孫敖透過線人查訪,探知李陵還活著,現在正在幫匈奴練兵。這訊息雖很是意外,可也只能這樣了。

他本該把了解到的情況如實上奏給皇上,可是西河出征的大將軍李廣利,是當今皇上寵妃李娘娘的親兄長,自己是得罪不得的。

他思想再三,只是把李陵孤軍深入殲敵三萬多騎的事情,輕描淡寫密奏了下,把李陵活著幫匈奴練兵的事著重渲染了下。

武帝一瞧密奏,很是惱怒,當殿上文武官員得知李陵投降匈奴之事,紛紛議論。

司馬遷低頭想,這事必有蹊蹺,李陵是不會投降的,他一定有想法、有建樹的。

武帝毫無表情地問司馬遷:“司馬愛卿,你對李陵投降匈奴之事,怎麼看的?”

司馬遷立即跪倒地:“陛下容稟:微臣以為,騎都尉李陵將軍以五千歩兵,孤軍深入匈奴境地,正面禦敵,消滅匈奴單于率領的八萬騎兵中三萬多騎。”

司馬遷沒聽見有人反駁,繼續說:“騎都尉五千人牽制住匈奴主力,避免西河李大將軍的壓力,也避免了西河邊境人民災難。這以弱擊強,功大於過。懇請陛下謹慎、三思!”

“你說我對此事不謹慎?”武帝瞪著眼問他。

司馬遷頭不抬,可是作為史官,別人說謊自己不能說謊。

於是,他儘管說:“陛下,李陵只有五千歩兵,被圍之後,只剩五百能戰之士,一無吃喝、二無箭矢、又無援軍,面對強虜,卻能血戰,雖軍覆沒,卻擊敵數萬。其雖敗,也算功過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