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回不去了

蘇記恩作為嚮導和護衛,跟隨任立政來到匈奴王庭,給狐鹿姑大單于呈山禮品和文書。

單于一看文書,得知漢使到來,是勸接李陵回大漢的。

這足一說明,大漢人很賞識李陵,需要他。我們這裡也很賞識,也很需要他的。

單于他很不高興。他想,如今我們是抵不過大漢的,要是不讓他們見面的話,說不定大漢要出兵征討胡地……

他讓衛律安排他們先住下,下來和衛律商量對策,商量來商量去不准許見面是不行的。准許他們見面的話,衛律必須在場作陪。

衛律和李陵設宴,為漢使任立政接風。他們見面後,互相寒暄而坐敬酒。

酒宴中,任立政和李陵互相回憶了,小時候用自制的木刀木搶,鬧著打仗玩耍的遊戲……衛律也不是的插上兩句,三人竟然開心地笑了。

任立政說:“拿著木頭刀槍玩耍的事,彷彿發生在昨天。自從李賢弟不在身邊後,很是想念。霍光和上官桀兩位大將軍,也長叨唸你這位老朋友的!”

他看李陵低頭不語說:“我這次就是奉皇上和兩位大將軍之命,來接你回漢的!”

李陵沉思良久,表明態度說:“我、已經回不去了!”

“為什麼?”

“我的全家被殺,連累了李家三族被誅,害怕再次慘遭侮辱!”

任立政給他講了當時公孫敖調查是錯誤的說:“這是公孫敖犯罪,被斬處時承認了的。”

李陵當著衛律的面也不能再說什麼,只是指著自己身上的胡服說:“我已不是從前的李陵了,如今是胡人,回不去了!請你不要再費口舌了!”

李陵起身走離開。這次會見只能結束。

衛律把李陵不回大漢的態度告訴了單于,單于佩服地:“右校王,大丈夫也!”

他們知道了李陵的態度,也就沒有必要對他過分的戒備了。李陵為了避嫌,向單于請示,要以朋友的身份宴請下漢使,單于同意了。

李陵在右校王府宴,請漢使任立政和隨行幾人。當然是李陵和任立政單獨會面。韓玉林另外宴請隨行人員。

酒宴上,任立政一再勸說李陵回大漢。李陵無奈說了當時出征時的事情:武帝當朝讓路博得將軍給他打接應,可是,剛吃了午飯後卻下聖旨,沒有了接應,讓他孤軍作戰。

李陵說:“當時司馬遷大人還在我府上,他覺得很奇怪,叮嚀我要格外的小心!”

“這事,我不知情。”任立政說,“怪不得司馬遷大人為你求情被關押,後來被處了宮刑。”

李陵又給他講述了自己率五千步卒,跟且鞮侯單于率領的八萬多兵騎,半個多月血戰的經過……自己被圍困將要自殺時,單于用大漢三百多傷兵性命來脅迫他投降之事……

他還說了自己幼想法:“我真幼稚!當時想,自己假借投降,讓單于給三百多受傷計程車兵看好傷。再麻痺單于,再=藉機提了他的人頭,為家、國報仇後,為大漢盡忠。”

他說著說著淚流滿面了,萬分悔恨地:“是我害了母親害了全家人的生命!我雖然殺了為匈奴練兵的李緒,可永遠也洗不掉心中的痛苦和自責!朋友,你說,我如今能回大漢嗎!?”

任立政站在李陵的立場上想,他是對的!遭瞭如此身心的侮辱,是不能走回頭的路了!

韓玉林督促著幾人喝酒,他瞧著年輕帥氣的蘇記恩問:“小兄弟,你名叫什麼?”

“回大叔的話,我叫蘇記恩!”他禮貌地。

“莫非你是蘇武家的後人?”

“蘇武是我的救命恩人!”

蘇記恩他把自己六歲那年,跟著奶奶悄悄回大漢,在半道上被胡人抓回,遇見恩人蘇武被救之事告訴了他:“為了感謝救命之恩,奶奶給我起名,蘇記恩。”

“蘇大哥真是好人!”韓玉林感慨地。

“大叔,你認識蘇恩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