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就是夫君李陵。於維爾蘭抱起娃娃迎到門外。李陵下馬瞧著她怔了!

“咋的?傻了!”

“你這是——”

“咱的小三呀!”

李陵扔下馬韁繩把妻子緊緊摟在懷。

蘇武一聽外面是賢弟的聲音,對學生說:“晌午了,放學!”

娃娃們先高興地跑出學堂。李於興和李維一看見了阿爸,高興地上前喊著:“阿爸!”

李陵忙鬆開妻子,興奮地:“都長高了!”拉著一雙兒女走進院子。

蘇武走出學堂,招呼說:“賢弟回來了!”

李陵高興地不知怎麼回答才是,只是瞧著他傻呵呵地笑著。妻子和娃娃們在這裡,爾蘭懷上娃娃自己都不知道,生娃娃坐月子,真的給仁兄和大嫂添麻煩了。

“快,回家吧!”蘇武也笑了。

梅尕已經做好了麵條,可是一看李陵到家,又忙開了溫酒熱肉。

於維爾蘭把娃娃放在榻上,讓女兒操心著也過來幫忙。

梅尕不讓她做:“你剛滿月,身子骨還弱,快去歇著吧!”

“我們一家幾口在這裡,一直攪鬧著。我不動就真的不好意思了!”

於維爾蘭也知道她們母子長期在這裡,梅尕兩口子也不容易。只要自己能動,就幫著她在灶房忙乎著。平時梅尕和蘇武出診,都是她經管娃娃們。這也強迫她也學會了做飯。

“去吧!過一時再來幫忙!”她推她說。

“我偏不走!這一個月子你就像阿媽一樣服伺我,照看我們一家!”於維爾蘭感恩地說。

“那你在灶下燒火。”

“哎!”她高興地坐在木几上,給灶下搭著柴火。自己的本家人,都是勾心鬥角的,互相傾軋,作為外人的梅尕和蘇大叔卻像親人一樣對待自己和家人。這恩情永遠都得記住。

李陵一來和蘇武兩人,除過認為是對方敏感話題外,真是有啥說啥。這天早飯後,兩人打馬到河邊莊稼地裡,檢查麥子、包穀、粟谷的出苗情況。

李陵給蘇武說了匈奴王庭的各方情形,談了自己的想法,說他如今已經請假回堅昆迴避之事。

蘇武覺得賢弟現在會想問題,心裡變得寬闊了。按照賢弟的秉性,如今就是大漢請他回,他都不會回的,不是不想回,而是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使他無顏面對李家眾人。

他只有在這裡弄上個一席之地,帶著自己的三百多弟兄和他們的家人一起生活。自己得給他把其中的事情點透。

他問:“你一直在堅昆,不回王庭了嗎?”

李陵想想說:“我得時刻得知大漢的情況!”他想幫仁兄一把,找機會讓他帶著家人和弟兄們回大漢的。可這不能給仁兄直接說明,君子報恩不言謝。

“這就是說,你暫時不能脫離王庭的?”

“王庭現在只是在暗鬥之中,鬥爭各方還沒有明朗化,我不好脫身!”

“說的也是!”

“那咱兩個先把這裡的地理位置探討一下!”他給他分析了東西方的地域情況,匈奴的東面是偏僻、極寒之地,人煙稀少。

西面是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之地,如今通往西域道路開通,各個小國都和大漢和好著。那裡氣候相對較好,人煙相對稠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