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蘇武心願(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百五十九章蘇武心願
八十歲的蘇武回到武功山,換去長安時穿的錦衣蟒袍,頭上包著新布巾戴著新棉帽,身上穿上新布新棉花做的棉衣棉褲,腳蹬上新棉鞋,既暖和又利索。
還是這鄉下空氣好,清淨。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時,好好地過過寧靜的日子。
多天來,他拄著柺杖,在單林的照看下走訪了村裡的人家,到周圍的地轉著看看。
儘管兩天前下了次小雪,雪很快第二天就化光了。
今天天氣晴朗,朝陽燦爛。早飯後暖和和的。
蘇武瞧著天空,看來以後這幾天天氣都會不錯。他進房子對在收拾針灸袋子的妻子說:“梅子,我要洗澡!”
梅尕一聽不由得有些生氣:“這大冷的天,你不要命了!”
“給屋裡生火呀!”蘇武不容商量地。
這老頭子,這次回來,隨心所欲的想做啥就得做啥。剛回來,就要全新的棉衣棉褲換下長安穿回來的棉衣,搞得她請來裁縫,在家裡整整忙了五六天給他做好了新的棉衣棉褲,襯衣襯褲……
這不,穿暖和了,就拉著單林走家串戶……你讓他歇會兒都不行。
梅尕無奈讓單林生好木炭火端進房間,待房子裡溫暖如春夏時。單林在屋裡兌了一洗澡桶的熱水,叫海兒幫著給他老子洗了澡。
按照他的要求,梅尕拿出另一身新襯衣襯褲,新的棉衣棉褲,外套上新長袍,給他換上。兒子給他擦乾了頭,讓他上炕歇息了會兒。
半前晌,蘇武起來不讓人跟隨,說是在門外走走。梅尕看他他的身子骨還好,也就沒有讓人跟隨,任他拄著柺杖出門。
蘇武來到村西驛道邊的蘇家墓前。
自從梅尕和二兒子蘇海兒兩口子偷著回漢來後,謹慎的他,怕雙方皇家得知此事,危及國家和他妻兒的安全,悄悄安家在父親
蘇建墓地武功山這裡。
自從這裡有了家人之後,遇到四時八節,父親蘇建墓地有人上土修建,這幾年墓地擴大不少,墓碑醒目,前面還修建了祭祀的祠堂,這裡漸漸變得有氣魄了。
他拄著柺杖站在父親墓碑前,心潮彭拜,往事歷歷在目。
五十多年前的秋冬季節,任代郡太守的父親病逝任上,二十五歲的他和父親十五歲的小跟班蘇李扶著靈柩回長安。按照當時大漢習俗,沿途驛站屍棺不能停留,沿途的村寨更是不允許了。
他們只好一路上和二十人的輜重騎隊,人不卸鞍馬不停蹄的跋涉回走。兩個月行了三千多里路。這天夕陽西下時行到距長安就二百多里路的這裡,拉著棺木的馬車車軸斷裂,馬匹累死無法前行。
按照當時關中人的習俗,棺木停在那裡不能前行的話,就得就地處置。當時蘇武面對這種情形,當機立斷,出銀錢叫了北塬坡下的村裡人,就地讓父親棺頭朝南,腳踩著北塬入土為安。
後來朝廷分封了父親蘇建為武功侯,父親墓後的丘塬被大家成為武功山。
過去武帝時,兄長和弟弟隨著武帝外巡死在外地,也就葬在那裡,這多年也不知具體之地……
蘇武想到這裡,他瞧著父親墓葬的地形,這裡地勢很好。父親是腳蹬北面向陽地,頭抵南面終南福壽山。
父親葬在這裡,保佑著他能在極寒之地的貝加爾海生活了近二十年,儘管受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來。
如今他兒孫滿堂家道平安。他對父親說:“爹爹,您在九泉之下能安息了。”
蘇武就出門直到這快到晌午了還不見回來。梅尕著急地出門尋找,陽光下她站在家西邊不遠處高坎上,四下裡尋找著……看見公爹墳墓前站著的男人,忙奔了過去。
“蘇大哥.”梅尕過來攙扶住他,嗔怪地,“你來也不說一聲叫我擔心!”
“我來看看老父親。”他指著旁邊的石凳說:“走,坐在那裡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