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懷疑,後來求證過胡圖黎。他給他講了一路上蘇武的智勇和為人,他接受了他的建議和幫助,立即變賣家產,變賣不了的,留給蘇武他們救活的小青年肯得爾。

肯特爾如今不能回他原來的部落了,再說他是個牧奴的孤兒,走到那裡都是家。沮渠託這裡朋友照看,讓他在這裡做點小買賣生活。

到首府哈拉和林行醫,這對沮渠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好事,也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搬家是個難事。可是一路上有隊伍護著不會有危險的。一天後,他一家人跟著隊伍朝王庭進發。

長安已經進入到秋天,這裡才是盛夏。他們沿著餘吾水北行,一路上都是野花盛開的草原,只有河水兩岸生長許多灌木和夾雜一些楊樹和樺樹。到處都是綠油油的。

這裡到王庭每隔五十里設有胡人驛站,每到一處都能得到很好的招待和休息。蘇武和常會就趁機默默的觀察周圍的地形狀況。並且向胡圖黎、沮渠格爾瞭解此地風土人情。

還有兩天就到王庭地界,嚮導胡圖黎派蘭格爾打馬回去說是給沮渠一家安排住地,實際是給單于送信。

近五十歲的且鞮侯大單于,從侄女口中得知蘇武的厲害不敢怠慢,即刻讓愛臣衛律安排歡迎大漢使節的事宜。

零丁王衛律,多年前還是大漢的臣子,和漢宮廷音律師李延年交好,後來李家犯事被誅滅,他怕連累自己,逃出漢朝投降了匈奴。其人工於心計,如今成為且鞮侯大單的心腹之臣。

他和單于商議說:“光聽人說大漢使節蘇武厲害,是不行的,咱要設計探下他的本事。”

“那就看你的了!”單于很佩服這位愛臣的本事的。

蘭格爾得知情況,怕對父親不利。自己回來又不能立即出城,就差家人於乙峇老人扮作牧人連夜送信給父親。

胡圖黎深知衛律的狡猾,但也不能直接告訴蘇武什麼,只能在行軍時提醒他說:“蘇大人,這裡越距王庭近,恐怕越有麻煩發生!”

蘇武沉思片刻說:“知道了!”

蘇武從小就勤奮好學,十幾歲就幫助父親蘇建守邊,

他父親是跟隨大將軍衛青,一起征討匈奴的將軍,常年征戰身負過重傷,身體不好。元狩二年(公園前121年),父親被任命為代郡(現河北省蔚縣西北)太守,他就跟著照顧父親到代郡。

為了征討匈奴,父親在代郡推行“並農合一”的民兵制度。採取築房屋,制器物、免賦費的辦法。吸引鼓勵內地人自願到塞外安家守田,守衛邊疆。

同時父親對這些守邊人實行軍事管理,招聘有戰鬥經驗的胡人教練,對年輕人進行騎馬射箭的訓練。漢武帝高興地稱這為“屯田民兵”。

當時父親不讓他接觸訓練,可是太守兒子的招牌,使他有經常接近胡人教練和訓練的機會,加上他的聰敏,那時他學到了好多實戰的辦法,如今只是實踐罷了。

行軍中,蘇武讓常會和嚮導在前面帶著隊伍行進,自己和斷後的張勝,在後面走著商量著。他們對在行軍中、在夜裡休息時所能遇到的危險情況進行了分析,制定了行軍和休息時處理險境的應急辦法。

最後,他對張勝說:“張大人,關鍵時刻,要看我的手勢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