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血拼突圍 三十七 史官(第2/2頁)
章節報錯
兵士押著李陵下去後,單于對衛律說:“嚴加看管!立即起身回哈拉和林!”
單于活捉了李陵後,就撤兵會都成。和李陵分開走撤退的三百士兵,逃出胡界,向南晝夜疾行,半月後紛紛的回到了大漢的居延城。居延的駐軍頭領打問李陵將軍的訊息,他們都說李凌已經戰死。居延頭領立即加急向朝廷報告。
李陵踢走的跟隨,溜出敵圍藏在一山丘後面,等到晚上才出發。兩天後上午趕到漢地一住家,換上了漢人的服裝。為了儘快的報告訊息,抄捷徑直奔酒泉郡。十多天後,風餐露宿的他趕到目的地,彙報了李陵自殺已死的訊息。第二天,一位親眼瞧著李陵被單于捆綁,上馬帶走的負傷士兵,只有胳膊負傷,他買通了看管他的胡兵逃了出來,也趕到酒泉郡彙報李陵被單于捆綁著帶走。
酒泉的主管路博德得知李陵部兩個不幸的訊息,不敢怠慢,立即派兵帶著兩個證人疾奔給廷報告。
這時候,出兵酒泉抗擊匈奴大將軍的李廣利,帶兵騎進入天山胡地千里,沒遇到匈奴主力,只是和小股騎兵遭遇,沒有找見主力而歸。他們殊不知匈奴主力,被李陵部死死拖住,給他們解了重圍。
幾乎同時,朝廷接到了張掖郡和酒泉郡關於李陵軍的報告。
武帝面對著三說法的訊息;一是張掖郡報告李陵部率軍突圍,二是李陵被敵軍包圍已經自殺,三是,李陵被敵軍包圍被俘。還有西河不時傳來李陵逃回漢的訊息。不知哪個是對的。
武帝早朝時,瞧著自己面前的文武官員問:“諸位愛卿,那個訊息是最正確的?”
這些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他,都不言語,彷彿皇上問的是空氣。站在武將前面的老將公孫傲低頭朝後退了退。
武帝瞧見問:“公孫老將軍,你說說看!”
公孫傲抬頭瞧著皇上,後面的同僚推了他一下,輕聲提醒:“皇上問你話呢!”
“這這、臣也不知、知”他不知所措地回答。
有的人笑吭笑了,立即閉嘴。
“公孫傲聽令!”武帝威嚴地。
公孫傲忙打躬聽令:“臣在!”
“朕命你立即帶人進入西河各地調查此事,不得有誤!退朝!”皇帝說。
一個多月來,經過匈奴薩滿的醫治,李陵身上的上傷好了。可他心裡一直想著,如何才能回大漢。這天,且鞮侯大單于和軍師商量一起提審李陵。這是李陵被押到哈拉和林首府一個多月來的第一次審問。實際上是勸李陵投降匈奴。
當李陵被帶倒單于大帳時,單于立即讓衛律給其鬆綁。並且親自賜坐,關切地問:“李將軍傷痛可好?”
李陵瞧都沒瞧他不說話。
衛律立即裝模作樣地說李陵:“大單于問你話呢!”
“哼!”李陵哼了一聲沒理他。
“你別不識抬舉!”衛律傲慢地,“你當你是誰呀!你是個階下囚!要不是我們大單于愛慕你的才能,照顧你、給你治傷,給你受傷的所有部下治傷,哪有你的現在!”
一提起受傷計程車兵,李陵想想,終於說話了:“感謝單于!”
衛律一看李陵說話問:“李將軍,你可記得你的承諾!”
李陵惱怒地問衛律:“你配給我提、什麼是承諾嗎?”
單于是想和李陵心平氣和的談談,可是看他這樣,要是如此下去,會很難堪地。我得想辦法用計策來讓他投降。於事他對衛律說:“軍師,讓李將軍下去繼續想想!”
公孫傲領聖命到邊關暗訪,他走訪了突圍回來的李陵部士兵,得知此次李陵出兵,孤軍深入,以五千步兵消滅匈奴單于的八萬騎兵中三萬多騎。以弱禦敵,牽制著匈奴主力,避免了西河李廣利兵部的壓力,也避免了西河邊境人民災難。他又一想,皇上是讓來求證李陵是否生死的事情。李陵部的人有說他活著、有說他死了的。
在當時大漢和匈奴邊境上,經過百年來無數次的雙方進退的拉鋸戰和多年緩和又幾年征戰的關係,邊境上大漢和匈奴兩族人民已經融合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了。雙方訊息都有各自一方的線人傳遞。公孫傲透過線人查訪,探知李陵活著,現正幫匈奴在練兵。
公孫傲星夜趕回長安,密奏聖上:李陵活著,現正幫匈奴練兵。因為西河出征的大將軍李廣利,是當今皇上寵妃李娘娘的親兄長,自己是得罪不得的。
武帝一瞧密奏,很是惱怒,當殿上文武官員得知李陵投降匈奴之事,紛紛議論。司馬遷低頭想,這事必有蹊蹺。
武帝此時毫無表情地問他:“司馬愛卿,你對李陵投降匈奴之事,怎麼看的?”
司馬遷立即跪倒說:“陛下容稟:微臣以為,騎都尉李陵將軍以五千歩兵孤軍深入匈奴境地,正面禦敵,消滅匈奴單于率的八萬騎兵中三萬多騎。牽制著匈奴主力,避免了西河李大將軍部隊的壓力,也避免了西河邊境人民災難。這以弱擊強,功大於過。懇請陛下謹慎,三思!”
司馬遷頭伏地不起。
“你說我對此事不謹慎?”武帝瞪著眼問他。
司馬遷頭不抬,可是作為史官,別人說謊自己不能說謊!於是儘管說:“陛下,李陵只有五千歩兵,被圍之後,只剩五百能戰之士,一無吃喝、二無箭矢、又無援軍,面對強虜,卻能血戰,雖軍覆沒,而擊敵數萬。李陵雖敗,也算功過相抵。”
武帝漸漸臉變了。文武官員有的跟司馬遷捏著一把汗,有的譏笑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