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僅僅是半分鐘,一陣罵咧咧的聲音隱隱傳來。

張海洋露出一個淡笑:“這隻長臂骨尾猿的掉落率低到讓人髮指,連魂晶才21%的掉落率,其他的魂之裝備完全是萬分之一級別的。”

“除了一些怪物本體上的材料之外,這長臂骨尾猿的肉,恐怕沒有誰有興趣吧?”

“花費這麼多時間和合金子彈,卻一無所獲,換了誰都氣到吐血。”

“獵人看似風光,看似一件魂之裝備就是幾十上百萬,人人都認為獵人有錢。”

“可獵人的花銷之大,遠超普通人想象的。”

“剛剛至少開二十槍也不止,合金2級的狙擊槍,一顆2000塊,這一戰他們投入至少4萬聯邦幣。”

“2星的長臂骨尾猿不知道本體材料多少,但不會超過一萬塊。”

“這一戰,他們虧損超過3萬聯邦幣。”

想到這裡,張海洋才意識到自己能夠看到怪物掉落資訊,是何等的逆天。

從省錢的角度來說,若是不能做到五槍解決掉這隻長臂骨尾猿,張海洋不會選擇出手。

魂晶掉率原本就不高,基本只能指望著長臂骨尾猿身上的材料賺錢了,如果你消耗過大,材料錢都虧掉,這一次獵殺就絕對是白費力氣的。

獵人最看重的,魂之裝備不必說了,魂晶也是重之重。

魂晶能夠提升自己的實力,也會形成國家貢獻。

若是什麼也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為何要去獵殺?

更不用說,獵殺怪物,存在著死亡的風險,完全是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一次次精準判斷下來,這個怪物掉落資訊顯示,就珍貴了。

什麼怪物值得自己搏命,什麼怪物可以避免。

有些團隊,自認為這隻怪物強大和特別,一定會有好東西掉落。於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不要說魂之裝備,連一塊魂晶也沒有撈到,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這個世界為什麼一塊魂晶純度1,就可以換到1000聯邦幣?

憑什麼一件魂之裝備,動不動就是數十上百萬,甚至是數百萬聯邦幣?

而地球裡的普通人,只能領著幾千聯邦幣一個月?

獵人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這裡了,傷亡風險和付出的成本。

獵人的高消耗,也會控制著不會造成經濟體系的崩潰。

“怪物體系中,又會有著一些特殊的怪物。”

“這一類怪物更強,攻擊也更為多樣化,它們被稱為精英類怪物,掉率會更高。”

“怪物之魂,普通怪物的掉率機率幾乎是萬分比。”

“只有精英類的怪物,怪物之魂的掉率才會變得高一些。”

“每一種怪物,都會有王者,這類是王者類怪物。”

“王者類怪物擁有超高的掉落率,是無數大公司,大團隊的目標。”

“當然,要挑戰它們,付出慘重的代價也就再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