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雨之端 第八章 雨中來客(第2/3頁)
章節報錯
“放心,禍害遺千年,他不會有事的。”臉上青腫的漢子說道,腦海裡浮現應覺四處翻牆揭瓦偷雞摸狗的身影,“也虧張老頭身體好,不然肯定會被他氣出病來。”
“張老頭對應覺是真好。”另一人也附和道,“應覺不是張老頭的養子嗎,據說是二十年前在雪地裡撿的...那時候張老頭也已中年,膝下無子,估計是視應覺為親生的了。”
“別看那小子平時總是氣張老頭,可內裡孝順的很吶...記得有次張老頭染了風寒,那小子單獨打理了好幾天店子,沒出半點差錯,生意甚至比平常還好上幾分。”
“那可不,小子平日裡討嫌,可也瞧著機靈,將來定會有出息,張老頭辛苦把他拉扯大值了。”
“是啊...”
...
不知過了多久,那灰白色長衫的客人也不再獨坐,桌旁幾人正大肆交談著。突然,客人將杯中餘酒一飲而盡,在桌上拍下一塊碎銀,然後起身直直走入水霧瀰漫的長街,身影轉瞬不見,周圍幾人驚訝於此人的豪氣,小二愣了愣,連忙把銀子和剩下一壺酒拾去。
客人步於雨中,似漫無目的地亂走。不過盞茶光景,他停下腳步目光上移,招牌上大大的三個字“雜貨店”映入眼簾,客人沒有動作,只靜靜站在街對面的簷角下,眼神漠然。
一會兒,對面店裡走出一人,是一穿著麻布衣服的尋常老頭兒,老頭兒嘴裡念念叨叨,沿著街邊慢慢遠去,直到完全消失在視野裡,客人才扶了扶斗笠,走進雜貨店的大門,偌大的正屋中除了一排排寬大的老木貨架外就剩個一臉木訥的小廝,小廝站在前臺,咬著筆桿眉頭緊鎖,好像並不關心店裡的情況。
客人無聲笑了笑,頗具閒情逸致地賞起兩邊的貨物來。
進門左手邊一排貨架擺的是各種皮毛,客人靠近了看,擺首位的是一張深黑色的皮毛,摺疊起來看不出是什麼野獸,色澤偏亮,客人摸了上去,順手捏了捏,這張皮入手柔軟且韌,毛極細極密,毫無乾枯燥裂之感,瞬間客人就想到好幾個用途,製成裘衣不說,在中原加以包裝絕對能賣出天價,更費事一點,可製成貼身皮衣或皮甲,落在有心人眼裡價格只高不低。
客人一溜望過去,這一排既有常見的狐皮狼皮等,也有他叫不出名字的各種動物皮毛,但質地均為上上乘,這還是在此地,若放到中原,便是萬中無一之良品。
客人嘖嘖稱奇,邁到第二排跟前,以他見之,這排應是山野奇獸之屬身上除皮毛外的值錢物,最前的位置上很是講究地擺放了一個不知材質的木盒,通體黝黑,佈滿一圈圈不完整的年輪,盒蓋為開啟狀,正中卻是呈著一顆碩大的牙齒,約摸有兩手掌長,模樣普普通通,齒身甚至有些許裂紋,除卻那大得誇張的尺寸外,實在不像個珍奇物件,別說尋常人,就連客人如此見識,若不是感受到這破爛牙齒隱隱散發出的古老意味,都會將其以等閒物視之。
在盒中齒之後,是一根乾枯的禽鳥爪子,此物客人倒是認得,一行文字不禁在腦中浮現:大山深處有異鳥名雷,羽甲覆面,聲若雷震,翼爪極堅,性戾而喜獵活物,長棲雲木之巔,人煙難至。這是先前在據點那本手記上記載的一段話,已死的白經營此地十餘年,許多志怪傳說也被其寫了進去,包括與這鮮有人知的雷鳥有關的幾個傳聞。
最早的傳聞在一甲子前,來源於一本地攤上淘買到的破書,裡邊多是胡編亂造的志怪故事,但其中一篇則有幾分根據,這篇故事由一位本地獵人口述,其子孫代筆而成,是這位獵人的親身經歷。客人只掃了幾眼,仍記得大半,大致內容為獵人早晨進山追逐獵物時突逢大霧,迷失了方向,霧散已不知身處何方,只得在古林極深處艱難生存,某天日光和煦,忽聞雲巔有雷鳴響,獵人抬頭四望,再響之時,見一禽鳥自參天巨木頂端飛出,喙含天雷,翼展蔽穹,嘆曰:神禽也。
故事到此結束,至於飛禽之後如何,獵人又怎麼活著走出大山,文中隻字未提,聽起來很像末流神怪小說裡的橋段,但身為主人公的獵人,與代筆的後輩,他們的名字皆確有其人,雖無更多證據,不過作為傳聞足夠了。
之後便是近些年來,陸續傳來有人在林子深處見到雷鳥的奇聞,而眼前這根爪子皮肉已乾枯開裂,透出裡頭的白色骨質,爪尖極長,同骨一般色澤慘白,與手記裡描寫的一段話完全相符,但通篇不曾提到有人獵殺過這種禽類。
所以這段話應該單獨拎出來,它的撰寫者,與雷鳥的獵殺者,或許就是此店的主人。客人如是猜測。
此地的白確實博學廣知,就是讀書讀傻了,竟然領人來追殺我。想到這,客人嗤笑一聲。
不過如此奇珍,只擺放在第二位,也無木盒裝載,不知那枚破舊牙齒究竟是何物,能排在它的前面。客人不解,卻也不深思,只一一細看過去,之後各物皆是些犬牙犄角硬羽利爪之流,雖然也挺稀奇,但見過前邊兩物後,這點東西已不大瞧得上眼了。
這排轉完,客人目光瞟向第三排,入眼的是一截漆黑的木塊,然後是一朵白花,插在滿水的小瓶裡,接著都是些稀鬆平常的山植草木,客人也看不出什麼門道,只當自己眼拙,不過雖如此,客人絲毫不急躁,只慢慢欣賞完所有商品,才暗暗感嘆。
怪不得這雜貨店開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原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至於右手邊三排就無物可看了,貨品均明碼標價,都是中原那邊很常見,這裡比較稀缺的東西,不算貴,左右兩邊類似於一邊進貨一邊出貨,進貨量應該尚可,出貨量卻肯定不大,畢竟左三排貨架上的東西,鮮有人識,也不是誰都能買得起。
這時,客人扶了扶斗笠,直直往大堂中央走去。
“嗯?”小廝彷彿才察覺到有人靠近,他略微抬頭,望著這位來者不善的客人,問道:“請問客官何事?”
“我找老闆。”
“老闆不在,客官若想買什麼問我也可以。”小廝回答。
“我知道老闆不在。”客人嘴角微微牽起。
“那...”小廝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