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太澤年間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秦湛瑛說守孝三年,就真的紮紮實實在守,三年間不搞大型宴會娛樂(他本來也不喜歡這個),不喝酒,不娶親不納妾,穿素色衣服。
最令人敬佩的是,秦湛瑛只用這嚴苛的孝道要求自己,但對別人很寬鬆,像徐靜死了親爹,正收拾行李準備告別官位去守孝呢,就被秦湛瑛一道旨意喊回去繼續幹活了。
“滾回來把案子辦完。”
“是,陛下。”
而且守孝也不耽誤陛下治國。
天下初定,龐大的國土帶來巨大的行政負擔,尤其是消化才打下來的陌生的土地,對於君王和官吏的要求極高,非得是那種經歷過打天下的鐵血君王不可。
幸運的是,論鐵血,連戰死的承安帝都要遜秦湛瑛一籌,從童年時代開始就代表瓊崖島消化兩廣以沿海地帶的秦湛瑛幹這些活是熟手,秋瑜攻城的時候,秦湛瑛就仗著自己是先天高手,提著紙筆四處考察,研究民生,思考如何治理這些地方。
在北孟王公貴族過於不做人的情況下,禹軍入城時都能做到秋毫無犯,後續秦湛瑛派來的官員都不差,於是……老百姓們一個造反的都沒有。
就是犁各地士紳時花了點時間,但是三年下來,也收拾出了個模樣,但由於秦湛瑛在南方深耕更久,因此就出現了一種令穿越者們哭笑不得的情況。
↓
如今朝中許多官員提起南方,都會說那裡是已經耕好的良田,貿易繁榮,治安相對好,而且還是航海大業的起始,想要發展和闖蕩的人都該去那裡。
至於北邊麼,唉,宗族太過猖獗,只有覺著手裡刀利的狠人才敢去那兒。
穿越者們:世界突然就變得魔幻起來。
出乎意料的是,小陛下沒有遷都的打算,哪怕他一直叫人們好好開發冀北大平原,這和他在歷史上的選擇不同,秋瑜每年半年要開發西部,還有半年回來,去年回來的時候就提起這個事。
“禹國領土擴大後,你是準備繼續深挖南方,暫時將北方放在次要位置麼?”
秦湛瑛意外:“怎麼可能?北方那麼重要,只是為了兼顧南北,才沒挪地方而已,但我也沒廢掉燕京的皇宮啊。”
大京為主,燕京為輔不行嗎?他的生活花銷也不大,每年夏季去北邊,冬季到南邊,挪一挪身體好,也不耽誤幹活。
北邊肯定是要開發的,不說那些大平原是妥妥的糧倉預備役,秦湛瑛一直在致力於融合民族,好早日讓那批被收復的孟人歸心,然後……養多多的戰馬。
遺憾的點就在於這裡了,從秋瑜到呂曉璇到金虹珠都不會造蒸汽機,雖然他們也有砸錢讓工匠去加油,但科學進步也不是使勁喊奧利給和砸錢就能加快進度的。
沒有車子加強機動力的秦湛瑛想要讓自己的軍隊去更遠的地方,就得練騎兵,而且這是很有必要的,他地盤那麼大,沒有能夠儘可能覆蓋更大範圍的軍事力量和宣傳機器一起輔助,很多改革是推行不下去的。
結果到了今年,秋瑜還在西邊努力忽悠著各部族加入禹國這個大家庭呢,就聽到了皇帝陛下親自帶兵去把後世東三省和內蒙外蒙、高麗的地兒都收回來的訊息。
秋瑜:知道男朋友很能打,但我沒想到他效率這麼高。
後來大家才知道,秦湛瑛早就把這些地方滲透得差不多了,牧民們心心念念要歸順太澤陛下,所以秦湛瑛帶著兵過去的時候,有些城池是內部主動開城門,喜滋滋將王師迎進去的。
各草原部族居然也很是想得開——反正中原王朝已經強成這樣了,那就低頭叫聲大可汗吧,又不是以前沒這麼幹過。
也有想不開的,不過這批想不開的都已經不安詳地入土了。
陛下得勝歸朝時,穿越者們都在捂臉,這場仗的秦湛瑛風味太正了,事前滲透,從情報到民心進行多方位準備,打起來不費時間,直接瘋狂來回穿插把敵人的地盤揍成個篩子,最後派人過去駐軍,再有就是遣官吏去考察治理,一套流程熟得不得了。
秋瑜趕在秦湛瑛21歲生日時回京一趟,就看到消瘦了一些的188男神秦湛瑛還在肝工作。
太監們已經提前通報過,這位知道男朋友會過來的陛下也沒有起身相迎的意思,好在秋瑜不介意,他過去放下手中特產。
“我帶了好多果乾回來。”
秦湛瑛頭也不抬地應了一聲:“放那,我看完最後幾本摺子就陪你。”
秋瑜:“哦。”
他切了個果盤放旁邊,坐在階梯上玩自制魔方,就感到背後一沉,有人從背後抱住他,絲絲縷縷的髮香傳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