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離家(二更合一)(第1/4頁)
章節報錯
海嵐拂雲, 露出白月,月光灑落似無邊際的海岸線,呂瑛赤足踩在沙灘上, 延綿出一長串腳印。
他手握一支竹笛,笛聲幽幽,似喜似悲, 與潮聲作伴, 黑髮散落後背,無任何髮飾。
這一幕如同仙人月下行, 秋瑜屏住呼吸,恐驚天上人,誰知那天人卻回頭, 邀請秋瑜與他共赴海洋。
吃完十三歲的蛋糕,呂瑛帶秋瑜去海里遊了一陣, 到後來便是秋瑜乘船牽著繩子, 而呂瑛躺在水中, 睡得無比安寧。
新年一過,春耕開始, 呂瑛忙得腳打後腦勺,卻依然保持了往年親自下田耕地的習慣。
田自然是提前滅過釘螺、消毒過的, 呂瑛則穿著方便活動的短打,提著鋤頭下地。
秋瑜發現這傢伙的種地水平越來越高了, 一舉一動頗有經年老農的範兒。
呂瑛學東西確實快,秋瑜練游龍拳的時候,呂瑛就說過:“給我半個時辰,我也可以將這套拳法學下來。”
他經常到田間門考察,觀察過的老農多得很, 自然學到了不少使力法子,看他種地,簡直是視覺層面的享受。
哐哐哐一畝地就給他墾好了。
呂瑛拿袖子一抹臉,又去溫言鼓勵農戶們,問他們日子過得好不好,家裡還缺什麼,最近有什麼苦惱,糧食夠不夠吃,兒女有沒有去上掃盲班……
秋瑜看的歎為觀止,這人十三歲的年紀卻操著給全島當爹做媽的心,居然還有那麼多頭髮,神奇!
結束春耕後,呂瑛巡遊瓊崖島,又將一批敢受賄、侵佔百姓利益、違法亂紀的官吏送去修路隊,提拔了一批認真做事的,接著率領水軍出海,維護航路安全,見到倭賊和洋番海盜直接沉海。
秋瑜跟著呂瑛,發覺這孩子對統領瓊崖島已做到了遊刃有餘,他任人唯賢,對公務嚴厲,給發工資和福利時卻毫不含糊,且愛護臣民,只要不耽誤公務,臣屬和他開點玩笑,他也能隨口搭話,又有遠見卓識,心胸開闊敢於進取,做事周全,永遠備著應付各類情況的plan B。
橫看豎看都是明君預備役,除了對官吏素質十分嚴苛,島上科考是不光要求考生文章做得好,還要看他們的算術、民生外,連之前被殺了一批人計程車紳都對呂瑛評價極高。
因為呂瑛不是不用儒生,正所謂“我入關後自有人為我辯經”,澤一成立,也有文人投奔這裡,作為呂家臣屬,他們也會擔負起為主家管理輿論,與南禹文人辯經、積極維護主家統治法理的任務。
對於幹得好的屬下,呂瑛從來不吝於賞賜,這批人拿了他的好處,自然越發賣力。
至於呂瑛唯一被人置喙的點,也就是任用女官這事吧,如今大夥也罵得沒那麼厲害了。
原因很簡單,澤的都城位於南洋呂宋島,那麼大的地盤要開拓,男性官員不肯去,女官們去總行吧?呂家總要人幹活吧?女官們主要在瓊崖島、南洋群島做官,沒有損害到北孟、南禹文人的權力,他們也就嘴上嘰嘰歪歪,罵完了還要返回朝堂繼續與同僚們勾心鬥角呢。
在家天下的時代,一個王朝連出明君是百姓之幸,連出六代明君的那個國家完成了華夏大地的大一統,之後每有新王朝建立,只要連出個兩三代明君,也能百姓們過上一段時間門的好日子。
澤的第一任國主呂空勇武豪邁,第二代呂房沉穩冷靜,第三代呂曉璇則明察秋毫,有識人善斷之能。
已確定要做第四代國主的呂瑛集合了家中長輩的優點,且在治理民生一道極有天分,軍事方面也不弱,自他開始掌管呂家軍,後勤方面從不出錯,打海仗從無敗績。
難怪澤一成立便被各方認為有興盛之相。
秋瑜心裡將武宗陛下誇了又誇,就被丟了個任務。
呂瑛說:“你給我的粵西道考察冊子我看完了。”
秋瑜:“這麼快?”
呂瑛掃
他一眼:“我讀書向來快,我還過目不忘呢。”
秋瑜:“六。”
接著過目不忘的天才一本正經道:“我記得你說,粵西道那邊越靠近內陸的地方,得大脖子病的人就越多?是缺碘?”
秋瑜:“不錯,所以我想勸你派我去那邊再開商道,販賣海鹽與海帶幹過去,你家是神權王權集於一體的治理方法,我對此沒有異議,因為你們確實幹得好,而宗教擴張的最好方式,就是解民生之困,治百姓之疾,海鹽、海帶幹正好是治大脖子病的良藥。”
呂瑛乾脆應道:“可以,這事我現在就能應你,只是要調集島上海鹽、海帶幹,需要你遞一份摺子給我。”
大批資源的輸出是必須要有蓋了鯤鵬印的文書才行的,這是行政系統必須要走的流程。
秋瑜嘿嘿一笑:“早寫好了,誒,我現在算不算你們家的皇商?”
呂瑛自然地挽著秋瑜的胳膊,靠上去:“你算我的幹兄弟吧。”
秋瑜:我又升級了?
“瑛瑛。”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