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緊急會議只是協調了各國針對大洋洲澳大利亞境內的三道大型星門,可是針對非洲腹部的伊爾兒盆地卻不能像維多利亞大沙漠一樣對待。

與大沙漠的生命禁區相比,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卻擁有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幾乎等同於生命的搖籃,1萬多種植物,400多種哺乳動物,1000多種鳥,200多種爬行動物。

如此複雜的生物多樣性使環境日益惡劣的人類根本沒可能捨得往這種地方砸核彈頭。

“‘黃道十二宮系統’開啟!安東尼奧裁判長,請插入你的金鑰,進行授權!”

指揮作戰中心的主螢幕上出現了地球本體及高同步軌道的模擬動態圖,十二個衛星三維立體圖同步出現在畫面上。

“黃道十二宮”由中、美和俄三國擁有的外太空武器攻擊平臺組成,平時各歸各媽,各自負責維護和運作,一旦遇到像眼前這種特殊情況,來自於“裁判所”的特殊加密訊號就會啟用內嵌在其中的同一特殊系統模組,獲得最高使用許可權。

十二枚天基攻擊衛星分別鎮守地球的24個時區,它們的攻擊響應效率甚至遠遠超過戰略遠端彈道導彈。

將掛在脖子上,24小時不離身的貼身鑰匙狀掛墜。插入了擁有特殊介面的凹槽內,安東尼奧裁判長面前的實體螢幕上出現了驗證視窗,透過指紋和密碼驗證後,整個系統才算是真正被啟用。

此時抵達扎伊爾盆地上空的恰好是代號為“射手座”的天基攻擊衛星,是中國開發的電磁軌道攻擊衛星,堪比洲際導彈的戰略級殺手鐧。

“當前時區,‘射手座’待啟用!載入攻擊載入程式。”

“第一次複核座標!開始鎖定座標!”

“載入‘赫拉赫勒斯之箭’。”

“需要攻擊授權,最終確認授權!”

在距離地面700公里高度,一枚彷彿大巴車般的人造太空天體表面亮起了一道道亮線。忽然像盛開的鮮花一樣,綻放出一片片如向日葵般的輪葉,露出了中間的核心元件。

一條條環繞成空腔的金屬條形狀伸了出來,越伸越長,各個位置都閃爍著莫名的訊號光點。

近1米直徑。長度約5米的粗針狀物體經過輪轉機構被推入了籠狀空腔。

如果周圍有空氣的話,一定可以聽到這個巨大的人造物在輕輕地顫動中釋放出巨大的噪聲。

幾近真空的太空環境下,周圍閃爍著一粒粒極其細微的光點開始緩緩匯聚向延伸出近18米長的長腔口,它正對著蔚藍色的地球。

“‘射手座’發射!”

一個無形的電磁波訊號突然從地球大氣層內衝出,瞬間沒入了這具巨大的人造天體內。

發射槍猛然一震,一道金色的亮光以肉眼無法追上的速度突然從長長的電磁軌道發射腔內激射了出去,一頭沒入下方白濛濛的大氣動。

天基攻擊衛星“射手座”在發射的瞬間。被後座力推後了數公里,在尾部如同花蒂的位置不斷釋放出幽藍色的光芒,這才穩住了退勢,再次緩緩回到之前的近地高度。重新調校攻擊引數。

長長的粗針狀“赫拉赫勒斯之箭”在進入電離層的一瞬間,忽然炸開了三片包裹甲片,顯露出真正的“赫拉赫勒斯之箭”身形,那是一支直徑約0.6米的五米全金屬長針。

由鉑族金屬成員元素週期表第6週期Ⅷ族元素。元素符號Os的鋨為主材料製成的電磁軌道彈恐怕是人類史上最兇殘的物理打擊性武器,沒有任何一座人類地下基地的人工防護層和上方岩層可以阻止它的穿透。

只需要一點點鋨摻入鉑。就可以得到非常堅硬而且鋒利的手術刀,由鋨銥合金製作的軸承十分耐磨,能夠使用多年。

這支“赫拉赫勒斯之箭”除了主體鋨材料外,還混合入了鎢、銥、鉬和銠等超硬或稀有金屬,再摻入貧鈾的自銳特性,雖然是全合金成份,哪怕是金系巨龍也一樣難免被轟殺至渣。

這些耗費巨資打造的“赫拉赫勒斯之箭”都是中國航天部門一次一支的發射升空,裝填工作也極其複雜,“射手座”天基衛星上也僅僅只有9支這樣的存貨,每發射一次的代價都極大。

這支“赫拉赫勒斯之箭”以絕對無法攔截的至少60倍音速突入大氣層,甚至比隕石的速度更加兇猛,這是太空電磁軌道攻擊武器的優勢,若是放在沒有空氣和重力的外太空,這個速度甚至能夠再進一步。

表面的超高溫奈米陶瓷絕緣塗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飛快汽化消失,五米長的巨針通體赤紅,越來越明亮,彷彿化身為來自於天界的審判之光,凌厲無比地一頭撞在了非洲大陸的中央腹地,扎伊爾盆地某處半徑約2公里的淡藍色,呈現出蜂巢脈絡的光膜頂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