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電子攻擊機和預警機並沒具備攻擊力,可是在戰場上卻能夠讓戰鬥機的攻擊力倍增。

在雷達螢幕上快速接近的兩枚空對空導彈突然像中風了般一歪,不規則的搖晃了幾下,一頭栽向了下方波光粼粼的波羅的海。

若是可以看到這兩枚導彈導引部內情況的話,可以看到那些高度整合的電路板和電子元件表面正肆無忌憚地盪漾著密集地細細電火花。

這些突如其來的感生電流正無可阻止地破壞著每一個電子元件,甚至燒蝕著電路,爆起火花。

轟轟!~

正行駛于波羅的海的海面上,“蘆葦號”客輪的船員和乘客們愕然看到兩枚高速呼嘯而來,拖著長長煙尾的黑點在他們的左舷約兩海里的位置,快要撞到海平面時,突然爆成了兩團巨大火球,緊接著又變成迅速膨脹的煙團。

數秒鐘後,巨大的爆炸聲順著海風鑽入了船員和乘客們的耳朵裡。

“蘆葦號”客輪上的所有人都嚇壞了,這是導彈嗎?上帝啊!

就差那麼一點點就打中了他們所在的這艘船,連人帶船都變成飄浮在海面上的碎片。

臉色發白,手軟腳軟的“蘆葦號”船長在第一時間向周圍海域發出了求救訊號,並且命令大副控制著客輪調頭返航。

船頭前方也許已經成為了戰場,打死他也不敢再往那個方向行駛一海里。

“這裡是‘胡桃夾子’,兩枚遠距導彈已經解決了!Clear!”

啟動高能電磁脈衝定向照射兩枚使用紅外製導和雷達制導的導引頭,對於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來說並不費吹灰之一,一陣無形的咆哮直接讓這兩枚極具威脅的遠端空對空導彈變成了瞎子和腦殘。

別看專門負責釋放干擾和電子對抗的電子攻擊機並不擁有強大的攻擊性武器,可若是主力戰鬥機與其單挑,恐怕最終的結果也只有凶多吉少的份。

電子攻擊機至少擁有不下於五種不使用航炮和導彈就能擊殺對手的辦法。

對於外行人來說。這跟足球場上一方的守門員力灌對手三球,上演“帽子戲法”一樣神奇。

而這架“咆哮者”的飛行員“胡桃夾子”也是確實擁有在模擬對抗中擊落F22“猛禽”的輝煌戰績。

“謝謝!現在開始反擊!Thefirstround!”

輕輕向後拉動操縱桿,“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已經將兩架F/AXX戰鬥機拉入了自己的攻擊半徑,放下到內建式武器艙外的合成孔徑鐳射雷達也已經成功鎖定了對方。

變形翼戰鬥機開始積累高度,為有可能發生的狗鬥戰(DogFight:近距離格鬥或纏鬥)獲得額外的動能優勢,畢竟一旦釋放能量空戰技,這些透過高度換取動能幾乎就是不要錢的機動力增幅。

“妖孽”左右機翼下方的掛點突然各彈出了一枚細長的空對空導彈,脫離掛架後,很快被甩到了戰鬥機後方。

兩枚導彈在落後一公里時。尾部隨即噴射出明亮的火焰和濃煙。

斥力盾不僅僅為戰鬥機提供完美的防禦力,其自內向外的排斥力也天然地抵消了伯努利效應,有助於在超音速狀態成功發射導彈,避免因為高速飛行使導彈被吸附於機體表面在而無法完成發射過程。

中國戰鬥機發射美國導彈這並不是第一次,許多外銷版戰鬥機就是這麼改裝的。美國甚至主動向中國提供這方面的技術支援。

因此只需要更換相應的制式掛架,“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就能啟用相應的火控模組,正常使用這些美製導彈。

“開始導引r(監獄),我是史密斯上校,現在宣佈開始作戰!”

從“妖孽”變形翼戰鬥機的機翼下方脫離的是兩枚AIM120中程空對空導彈D型版本,其最大優勢不在於比標準版本增加了50%的射程,而在於雙向資料鏈。

這意味著“妖孽”在完成發射後可以當個甩手掌櫃。剩下的事情可以完全丟給E10預警機。

大型預警機的偵察系統和計算機系統足以保證這兩枚導彈的最高命中率。

事實上E10預警機可以同時遙控多架戰鬥機成為自己的攻擊節點,發動最兇猛的聯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