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阿拉伯半島東端的阿曼其實也是一個的選擇,只不過美國人已經注意到了在亞丁灣發生的劫持航母事件。

一架外形酷似f22的戰鬥機足以將真正的f22“猛禽”吸引過來。

戰鬥機對於各種物資的消耗與強大的攻擊火力一樣突出,在缺乏後勤補給、情報協助和作戰計劃支援的情況下,林默也沒有底氣以一架“紅鷹”對抗一支滿載的戰鬥機群。

因此只能戰略轉移或者隱藏起來,才能夠尋找到回國的途徑,自從與巴基斯坦“漫步者”小隊分離,就註定了林默的這趟回國之路就不會太順利。

美國波音公司的第六代戰鬥機原型機被悄然運輸回國內,中國軍方早已經做好了付出巨大代價的打算,林默的殲18“紅鷹”也不得不成為了其中的代價之一。

雖然已經授權許可飛行員投降,不免多多少少會吃一些苦頭,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林默能夠選擇的轉移方向要麼繼續飛往阿拉伯海,要麼轉向深入印度洋,那全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雖然飛往非洲或者是中東地區更容易找到著陸點,可是除了給那些地方帶來大麻煩和未來的行程增加諸多變數以外,與飲鳩止渴並沒有太大區別。

這次行動本來就是見不得光,殲18“紅鷹”身影出現在其他人的視線裡的次數自然是越少越好。

金系巨龍的虛空磁場已經在生效,並保持在合理並且科學的範圍內,戰鬥機保持著經濟油耗的巡航速度貼近海面,以透過地面效應獲得更多的升力增幅。

龍將戰術頭盔將油量表及續航時間讀數同步更新在面罩顯示屏上,林默將光鏡術的偵察半徑放到了最大,尋找著海面上既能著陸也能夠躲避風暴的海島。

至於食物和飲水。在短時間內倒不必擔心,駕駛艙裡除了飛行員必備的生存裝備和食物外,龍騎士依然一如既往地攜帶了許多高營養能量棒。

只要餓不死,國家的救援很快就能夠抵達。

在茫茫無邊的大海上尋找小島,換成一般人恐怕早已經是彷徨無措,透過光鏡術增幅視距,林默擁有足夠的從容不迫,在大海上尋找安全的藏身所在。

在接近最遠的安全距離時。林默的肉眼視距內出現了一個不曾標註在地圖上的海島。

與其說是海島,還如說是一個稍大些的珊瑚島礁,堪堪抵得上六七個足球場般大小,地勢極為平坦。

島上長滿了植物,高大的椰子樹,棕櫚。各種豆蔻類植物,還能看到一些棲息在島上的海鳥。

雖然有白色的沙灘,但是卻找不到一處可以讓殲18“紅鷹”戰鬥機可以著陸的地方。

為此林默不得不付出了一枚航空子母彈,利用低空投射,硬生生在島礁中央炸出了一塊比籃球場還大些的空地。

真應該為這枚本應該炸爛“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飛行甲板的航空子母彈而致哀,它除了給這架戰鬥機減負外,最大的收穫也就是炸倒了幾十棵樹木和許多灌木,或者其中因此被無辜牽連的昆蟲鳥雀什麼的,就更加不計其數。

爆炸的巨響幾乎將整座島礁上的海鳥都給驚了起來。這使得林默不得不駕駛著戰鬥機壓著林子上空飛到了轟炸場地,這才避開了這些受驚後在島礁上空盤旋的鳥群。

要是讓這些小東西鑽到進氣道,林默就只能等著軍方的軍艦或潛艇來接應了。

當“紅鷹”在島上停穩的時候,海風一下子猛烈了起來,夕陽已經貼向了海平面,厚重的陰雲漸漸有吞噬天空的趨勢。

一場暴風雨正在醞釀當中。

“紅鷹”駕駛艙邊的蒙皮上忽然鼓起了一個拳頭般大的小包,轉眼就滾落下一團銀光閃閃的金屬團,在落地的眨眼功夫就飛快的漲大起來,迅速演化出猙獰的頭顱。一片片密實的鱗甲。還有巨大的刃翼。

一頭渾身黑金兩色交錯的可怕巨龍出現在“紅鷹”旁邊,它的體形甚至不比這架噴氣式戰鬥機小上多少。它抬頭仰望了一眼天空,轉回頭衝著駕駛艙里正在開啟安全帶的飛行員說道:“看來會有一場暴風雨。”

“沒錯!”

林默翻了個白眼,連傻子都看得出來,狂風大作,烏雲漫天,還有不時的雷光電蛇竄動,那不是暴風雨是什麼。

從駕駛艙裡站起身,林默毫不客氣地踩在巨龍的刃翼上一直走到鋪滿焦黑木屑和樹樁的地面,環顧四周了一眼,說道:“金幣,把這些樹都給我放倒!不我想到時有樹木砸了到我的飛機。”

現在這裡沒有後勤物資,只能一切從簡,林默自然一點兒也不猶豫地直接支使起了這頭巨龍。

若是換在另一個世界的時候,這頭巨龍聽到這句話不當場暴起將龍騎士拍成肉泥就不錯了——

《龍騎戰機》的出版社已經定下來了:北京燕山出版社。

什麼時候上市還有價格,還有繼續進行中。

一個主打文物研究和歷史型別的出版社搞科幻軍事項,好像很有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