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機庫角落裡,仍然不肯善罷甘休的雙子星組合妹妹李慕冰翻了翻白眼,這自以為是龍騎士的傢伙又在開始賣萌,唬誰呢?

明明是高科技,非得叫作魔法陣,情報部門的高科技專案資料庫裡早已經做了備案,叫做斥力盾異型共振線圈。

還“流波天華法陣”?

騙鬼呢!

不知道的人說不定還真被他給唬住,反正本姑娘是不會再上當了。

想到這裡,李慕冰心底一陣洩氣。

這些看似近乎於魔幻的東西,竟然一一都有科學佐證解釋,害得她出了一次大糗,這也讓她更加小心謹慎。

可是越盯著林默,越覺得難道是這個世界發展太快,自己也跟不上形勢了嗎?

聽了一會兒,情報組精英情報員“雙子星”組合的妹妹越來越索然無味。

讓一個情報人員來聽這些高科技或魔法專業術語,簡直就跟小學生聽大學課程一樣,讓人除了一臉茫然還是一臉茫然,就像聽天書一樣,根本就沒可能聽懂。

最終耐不住那些無法聽懂的詞彙,李慕冰終於灰溜溜的敗退了。

科學與魔法的結合,確實讓兩者截然不同的文明產生了異常奇妙的交融,似乎能互相解釋,又能互相包容。

在與sr91“曙光女神”高超音速戰略偵察機的較量中,林默明顯感覺到了“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在超高空的飛行能力受到大氣層高度的制約。

氧氣稀薄的高空無法提供給發動機足夠的燃燒動力,儘管有斥力盾的輔助,可是“妖孽”在追擊超高空目標時會明顯力有不逮。

雖然最終還是推倒了女神,但是也給龍騎士一個明顯的警告,未來的對手很有可能會繼續出現這些超高空超高速飛行器,這對於只有兩具渦扇噴氣式發動機的“妖孽”變形翼戰鬥機來說,這是即將面臨的一個極大挑戰。

戰鬥機的精神本來就是和奧林匹克格言毫無區別:更快、更高、更強。

重新改進引擎動力系統就更加迫在眉捷。

林默甚至不知道自己就在這麼一點一滴改進自己坐駕的時候,無形中擔負起了國家航空器設計專家的職責,飛行員與設計師的完美結合,註定了他在兩個方面的起步點都要高於常人,也能站在更高的高度。

三組脈衝爆震引擎和八組小型磁等離子體引擎被裝載上了x8“妖孽”變形翼戰鬥機。

這些新引擎對於變形翼戰鬥機的外觀產生一些明顯的變化,不論是雙前掠變形翼還有機頭和機尾部分,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對於老實肯幹的金系巨龍來說,改變一下早就預留有足夠空間的機體結構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一主雙輔結構的脈衝爆震引擎佔據了雙發f119p100中間的空位和左右兩側的水平尾翼,並覆蓋有滑動密封蓋,只有在需要啟動的時候,才會露出一根根擠在一起的脈衝爆震管。

經過特殊的驅動程式調製,三組脈衝爆震引擎輸出功率比f119p100引擎更大,這種採用新技術的引擎推力甚至超過了f35的f135p600引擎,達到了240千牛頓。

小型磁等離子體引擎則分佈在“妖孽”機體的各個位置。

與戰鬥機上的兩大主引擎相比,磁等離子體引擎並不具備非常勁爆的推動力,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它的真正作用並不是錦上添花,而自成一系。

可是一旦到了真空失重的外太空環境下,這些引擎就能煥然一新的爆發出令人吃驚的動力,也只有這樣的環境才會真正發揮出它的能力。

在太空中,只需要有450克的推力就足以推動近2噸的物體,磁等離子體引擎超持久的動力輸出,使其續航力是其他任何一種引擎所無法相比的。

美國宇航局探測小行星的“黎明號”(dan)探測器和日本探測彗星的“隼鳥號”(hayabusa)探測器也正是採用了這種型別的引擎完成了超遠距離的探測任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