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節 - “竹蜻蜓”(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一定程度上,“竹蜻蜒”的行動路線也一樣受到俄羅斯的監控,雖然飛行器表面噴塗了隱形塗料,可是依然能夠被光學、磁感和紅外偵察裝置監控到。
“組長,發現蘇27,兩架,俄羅斯人果然出現了。”
雷達螢幕上出現了兩個小光點,根據地球曲面,兩架戰鬥機出現在“竹蜻蜒”的雷達上,說明也離得不遠了,副駕駛話音未落,同樣的顯示屏上代表“全球鷹”的光點扭頭就走,一點都不猶豫,而兩個代表蘇一刀的光點緊追而去。
顯然,“全球鷹”並不太適合當一次性炮灰。
“咱看到了,他們應該也發現我們了。”潘組長語氣平靜的說道,這次行動還是越隱秘越好,俄羅斯人並不是衝著他們來的,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要是俄羅斯人盯上了這架中國最先進的地效飛行器,少不得要打上一場。
“三中隊和四中隊注意,第一次核對好你們的計時器,原計劃四十分鐘後到達目的地,我們要趕時間加速了,三十分鐘後到達,檢查好裝備,沒有遺漏,願列寧保佑你們。”
俄羅斯是列寧的地盤,作為革命祖師爺,自然冥冥中有義務保護他們這些革命小將。
三十分鐘轉瞬即逝。
在一片森稍內的一處空地,“竹蜻蜒”終於放下了起落架,三中隊長陳仁凱少校和四中隊長張振裕少校帶著自己計程車兵迅速跳了下來,佈置出火力防禦點,放出幾名偵察人員,向周圍開始探索,確認安全半徑。
“林少校,你最後下來,待我們先確認安全!”
作為編外人員,林默不得不聽從兩個中隊長的指示,“龍將”的防禦力和戰術效能出色,可並不代表無敵。
來一發反坦克地雷或者任何口徑炮彈什麼的直接命中,就是一頭牛也一樣要掛,若是這麼薄的防禦甲連這些都能防的話,應用到坦克上還不等於是練了金剛不壞護體神功。
“通訊中心完成開機,現在開始連線!”
飛機上除了老潘和副駕駛外,還有兩名空勤組的人員,負責開啟“竹蜻蜒”上面的通訊系統,提供通訊保障和維護計算機中心環境。
“東面,距離兩千米,安全!現在開始向南偵察!”
“西面,距離三千米,安全!轉向北偵查!”
“南面,距離兩千兩百米,也安全,轉向西!”
“北面,距離一千六百米,該死,為什麼我要爬那麼高,安劊我還是得往北,這兒沒路往東。”
無線電頻道里傳來了一陣轟笑聲。
“確認地形和距離,直線距離目標大概40公里,靠步行我們只能傍晚才能到達,建議帶上帳篷,西伯利亞的寒冷會消費我們太多的電能。”
另一名偵察人員一邊檢視地形一邊核對衛星定位的座標。
制式的“龍衛”陸基數字化戰術鎧甲擁有不錯的調溫效能,不過對於釩電池的消耗量卻是不小,如果一邊維持最低功率的制熱功能,一邊維持戰鬥,最多隻能保障剛、時的戰鬥,所幸的是人體本身就能夠散發熱量,制熱功能也只限於應急使用。
“第一輪偵察人員留下,設定電子偵察節點,保護‘竹蜻蜒’,其他人帶上物資準備出發“龍騎士’,你可以下來了。”
在艙口,三中隊長朝著林默打了個手勢,雖然邀請林默出來“打靶。”行動計劃也是萬無一失,可是林默的安全還是相當重要。
林默此時正在給自己的軍用望遠鏡上加持光鏡術,聞聲立刻揹著的狙擊步槍加入到了隊伍中間。
所有人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野外作戰,相應的經驗非常豐富,無需兩個中隊長過多交待,迅速揹負自己的裝備和戰鬥物資列隊開拔。
隨著隊伍在這片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裡前進,深一腳,淺一腳踩著未化的積雪,滿地都是多年枯敗的樹葉,所幸的是每一個人身上的單兵鎧甲都是一體式設計,不必擔心雪水倒灌進鞋子裡,可是卻無法避免從腳底滲透上來的一絲絲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