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技術員與竇技術員對視一眼,這已經涉及到模擬器的核心規則,接著說道:“而是觸發了物理規則,為力求真實,這臺模擬器已經將殲10最完整的引數和物理效能全部錄入了資料庫,而剛才那些機動觸發了物理性損傷規則,進而引發解體子程式,即使是在真實環境下,殲10也同樣會真正的解體,”

“啊!怎麼會?”

2號的額頭上立時冒出了冷汗,自己怎麼會犯這樣的嚴重失誤,竟然把戰鬥機搞解體了,這已經是嚴重誤操作了,可是他依然想不明白,連忙辯解道:“我已經控制住機體過載,沒有超過閥值啊,而且機體超過載報警系統也沒有提醒嚴重損傷。”

“小陳說的不錯,接下來的問題我來回答吧,殲10這款機體具體引數和結構,我還是知道一點的,畢竟殲10是航天訓練中心的指定訓練機型,訓練中心對它也有一定的瞭解。”孫少將接過了陳技術員的話,接下去繼續說道:“我剛才反覆思考了2號一直在做的機動,這些機動若是放在平時單個操作,那並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如此劇烈頻繁的機動操作,我也非常佩服一下2號的體質,你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飛行員之一。”

孫少將半誇獎似的話讓2號臉色微微靦腆地泛著微紅,“孫少將過獎了。”

“先聽我繼續說吧,我仔細思考之後,卻發現2號的機動過載力學角度似乎存在某種特殊規律,沒錯,就是向機體內脆弱部位連續施加高過載,導致金屬疲勞加大,我不知道2號有沒有發覺,但這種金屬疲勞加大短短几分鐘內量變積累到質變,迅速破壞了殲10機體結構,造成無法承受超過載機動。”

“或許2號無法發覺,因為你的過載受力方向並沒有使你分享和機體同樣的過載壓力,這有點像航天的座椅,直接躺好固定升空,座椅只需要全力應付有可能超過15g的縱向過載壓力就可以了,而橫向過載壓力卻不會超過3g,對於正式航天員的體質來說談不談得上承受,而機體內的感測器不可能遍佈所有的角落,因此剛才的解體是某個不起眼的角落開始,不斷引發連鎖性區域性過載超負荷,最終摧毀戰鬥機的主體框架。”

“據於同樣的原理,這些機動產生的過載對於飛行員的影響並不會非常明顯,我雖然不明白2號的戰鬥機是怎麼一步步走向空中解體的損傷程度,我想這與1號有點關係。”孫少將把目光移向了林默,幾乎在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帶了過去。

“請你說說,你是如何辦到的,1號?”

孫少將伸出右手,做了個請的姿勢,現場一片譁然,所有人臉上都帶著極度驚訝的神色。

2號的戰鬥機因為操作問題而解體,怎麼會跟1號有關係。

所有人心中莫名生出一種非常恐怖的感覺?

“什麼?辦到的?這怎麼可能是人為的,而且還是別人?難道剛才駕駛著自己的模擬器的,不是自己嗎?真是活見鬼了。”

2號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自己的戰鬥機在空中解體完全是因為1號的緣故,那些特殊的損傷性機動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

自己的機動就像牽線木偶一樣被對方......

2號心中不寒而慄,他已經沒有勇氣再想像下去,這已經超過了他的知識體系。

“其實,呵呵!其實是這樣的......”被孫少將看穿了把戲,林默乾笑了一聲,為大家揭露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戰鬥機相對論,恐怕所有人都只知道世界上有一個著名的相對論,那是人類史上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的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

兩個pk的戰鬥機,特別是近身狗鬥戰,任何一架戰鬥機的機動戰術都會影響到另一個架,儘管沒有直接發生物理接觸,可是這種影響依然存在,就想你擋住了別人的路,別人必需繞過你,或者左手一攔,對方就不得不乖乖的從你右邊經過,除非是自殺撞擊,這種攔截影響的效果必然存在,雙方距離越近,這種效果就越明顯。

再加上充分考慮人類心理學,

並以此組織成詭異的機動戰術,就有可能控制著對方按著自己需要的戰術動作而行動。

無意間把別人的戰鬥機弄得解體,換成一般人,那可以說是一派湖言,純屬作夢。

可是對於林默這個異常熟悉殲10的每一處構造,每一個零部件,又精通於氣動力學和飛機設計的傢伙來說,閉上眼睛都能知道殲10每一個機體部位的結構和強弱,一旦把理論應用到實戰,發揮出來的威力,絲毫不亞於核彈。

這一切都歸功於林默的那位611所退休專家老師嚴國強教授,這位嚴教授所在的611所正是研發殲10戰鬥機的單位,全世界論誰更熟悉殲10戰鬥機,恐怕沒有人能超過611所。

在剛才的互相追逐機動中,林默駕駛著自己的戰鬥機不斷逼迫對方做出規避機動,這種規避是無意識的,也如同順水推舟般不得不為之,否則就要撞上了,也由不得2號拒絕。

2號就這麼不經意間就落入到了林默的陷阱裡面,令人沒想到得是,他每一步操作被林默憑著經驗完全推演預測出來,。

有些機動的疊加,使致過載力在機體內按著脆弱的結構傳遞,彷彿隔空發功一樣,破壞性暗勁在2號座駕機體內流竄,一直到一些脆弱結構承受不了過載力出現結構性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