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哩叭啦聲中,機體一陣顫抖,林默扭過頭看了一下,“暗戟”機身被彈片刮傷了好幾處,甚至左尾舵都被炸掉了一個缺口,而駕駛艙的防彈艙罩外層都出現了一長條裂紋。

呼!林默鬆了一口氣,好險!只是輕傷。

對方被擊落了還可以換一架無人戰鬥機再接著玩,而自己被擊落了,要是運氣不好點,連重啟的機會都沒有,直接一次性game。

再看對方機身,潔白無瑕的機翼上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裂痕,露出黑色的縫隙,pl9近程格鬥彈的10公斤裝量高爆戰鬥部採用無線電近炸引信,看來對方也沒好過。

雙方猝然對射一擊之下,“暗戟”和無人戰鬥機竟然兩敗俱傷。

這個結果實在是出乎兩名空騎士的意料之外。

彷彿打出了十足真火,兩架戰鬥機隨即毫不猶豫地相互發動兇狠的衝擊,就像真正的騎士戰鬥方式。

拉開距離。

高速交匯。

凌厲一擊。

再分離。

重複以上攻擊。

直到某一方徹底倒下。

任何一方都是空戰級別的大師,對此,林默也認可了遙控無人戰鬥機的那位不明身份飛行員,是與自己是同一階位的空騎精英。

這一戰絕對是林默來到這個世界以來最為艱苦的一戰,對手的強悍和戰術能力絲毫不遜色於他,雖然自己佔了機鬥術全面的優勢,可是對方的無人機型優勢卻能夠做出更多超常的機動動作,完全彌補了這一差距。

殊不知遙控純白色無人戰鬥機那個小組早已經是倒抽著冷氣,控制這一架戰鬥機那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整整一個團隊,負責偵察和分析戰術的,武器攻擊的,飛行操作的,電子干擾的,以及計算機系統支援的,都感到了巨大的壓力,這還僅僅是來自一架並不算特別先進的艦載戰鬥機。

因為雙方都無法給對方致命一擊,兩架飛機纏鬥,已經演變成**裸的近身狗鬥,導彈等大威力自動追蹤式武器都已經消耗怠盡,就剩下脈衝式鐳射槍vs30毫米航炮的對決,兩者都是殺傷力巨大的武器,特別是近身肉搏中,格外體現的出來。

兩架戰鬥機的屢屢交擊,已經是亞音速與超音速的切換,音爆聲接連不斷的響起,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在不斷按爆氣珠膜上的小粒氣泡,噼噼叭叭的炸響聲連綿不絕。

攻擊頻率的提升,兩架戰鬥機相互間的距離也被拉近到非常可怕的距離,僅僅在半徑一千米的空域內,兩架戰鬥機幾乎每隔五秒鐘就相互發起一次攻擊,甚至有幾次會險些撞在一起,直接機毀人亡。

隨著彈圌藥消耗,兩架戰鬥機身上的傷痕也多了起來,特別是林默的“暗戟”簡直是遍體鱗傷,十幾條焦黑的印子,割裂傷、穿透傷,遍佈機身,多個部位的損傷和機體內的裝置損毀讓“暗戟”搖搖欲墜。

可是林默依然沒有放棄,在龍騎士的字典裡就沒有“放棄”這兩個字,今天要是不戰而逃了,那麼就會在心中留下永久的陰影,戰鬥力就再也別想有寸進。

駕駛艙內不斷響起的警報聲,讓實在嫌煩的林默乾脆一拳頭搗在了喇叭上,並且把頭盔內耳機除了通訊頻道外的系統聲音調到了靜音,全神貫注地與敵機展開決鬥。

無人戰鬥機上的鐳射武器雖然能量強大,特別是在計算機系統的輔助下,不僅比固定的航炮更加靈活,而且可以做到更加精準的打擊。

可是林默卻不會給對方持續到致命的照射時間,想比起“暗戟”的搖搖晃晃,那些純白色無人戰鬥機也沒好到哪裡去,趁著撒了幾枚紅圌外線干擾彈晃無人機的攝像鏡頭,幾枚航炮子彈直接在無人機上開了孔,碎片紛飛之下,險些把這架無人機開了膛。

林默的航炮打得很陰損,破壞了無人戰鬥機的隱形外甲,雷達隱形效果大大折扣,被航炮撕裂的傷口使雷達反射率急升,重新在林默的機載雷達上顯現出真身來。

“‘龍騎士’,我是‘地雷’!我過來了!我已經發射了一枚霹靂12,你來幫我接力制導!”

林默共享了自己“暗戟”的戰鬥資料鏈,“施琅號”航母作戰指揮中心內也能看到林默的載彈量,當看到林默的“暗戟”發射完遠端武器的第一時間,就把這一訊息轉發給了前來支援的“地雷”伍大校。

在林默聽到伍大校的聲音從耳機中響起的同時,雷達螢幕上就顯示出了兩個光點,其中一個飛機形狀的光點代表著伍大校的位置,另一個速度極快的小光點代表著剛剛脫離機體的pl12“霹靂”中距空對空導彈,而且還是超視距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