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

其中的裝飾風格與忍者世界截然不同。微黃但又明亮的光從四五米高,但又無比寬闊的平整圓環般的穹頂投射了下來,將下方刷有乾淨整潔漆質的木板以及白色平滑並附有紋理的大理石框架等照得很亮。

置身其中,並沒有想象中那種被無窮無盡藏書壓垮的窒息感。反而周圍彷彿全部都是空無一物那般,反而像是置身在一片空曠的原野之中那般。

圖書館的精妙佈局讓即使是數百米遠的書架也清晰可見,它們圍繞著這個圓形的中央排列著,使人不知方向。

戴著紅色的方框眼鏡,給人以文藝氣息感覺的年輕圖書管理員正在等待著今日的訪客。

她捧著一本書翻閱,但是注意力卻不在那字裡行間所描繪出的故事中。

這是一座特別的圖書館,一旦看到這裡面的佈局以及藏書的數量的話,任由誰都會有這樣的思考吧。

不過對於她而言,圖書館本身還有更高的一層意義。

這是一座“巴別圖書館”,容納無限可能性的一處場所。

雖然用了博爾赫斯作品的名,但實際上他的作品不過是這其中微不足道,恰好描述這座圖書館本身的一小部分而已。無窮的可能性在一開始,在宇宙起源之前,在萬物皆無定所之時就已經存在了。

比起這座圖書館的名,這座圖書館本身,實際上其中蘊含的內容還要久遠得多。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答案,這些答案自古以來就存在,在問題出現之前就存在,在尋找發生之前就註定了自身被找到的結果。

這其實不是一座“巴別圖書館”。

頗具文藝氣質的圖書管理員放下了手中的那本書,神情略微帶有些惆悵地嘆了一口氣。

之前的那些不過只是妄想,屬於是一開始就不存在之物,其實是她閱讀完之後,內心之中不知為何產生的幻覺。

畢竟是置身於這樣一座廣闊然而又空無一人的圖書館之中,在看不到邊際的情況下盡情妄想,覺得視野的邊緣會一直無止境地延伸下去,這一點實際上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她畢竟也有著日常上班與下班時候的記憶,自然明白只要朝著此時面向的前方走出兩百米,就會觸及到這個建築的邊緣,那名為出口的門戶。再往前,就不再是圖書館,而是名為現實的日常生活了。

先前被捧在手裡的那本書,描述的確實是一個虎頭蛇尾的故事,由一個完全是外行的作者寫下的故事。情節與邏輯嚴密性自然不用說,比不上其他的來得精彩,更是沒有與那些知名作品相提並論的資格。

但又不知為何,或許是最後結尾的那一幕觸動了她,讓她順應著書本中的文字產生了這樣的妄想吧。將巴別圖書館中蘊藏著的無數可能性,以及故事本身的無數可能性相聯絡起來,以此想要窺見隱藏著的現實之中的一角,思索一種全能平行世界的可能性。

思想又過於有些文藝化了,可她畢竟還是理科出身,既是欣喜這樣的描述與修辭,又是不屑其中縹緲和故弄玄虛的組成部分。

她從旁邊取來一本書。上面清晰無疑地寫著“隱藏的現實”這幾個字,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布萊恩格林所著的科普書,指出了十種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

如果說有哪種與之前那本書中所描繪的內容相似,那自然是第十種。書中所述的故事,既不是量子觀測所導致的平行宇宙,又不是暴脹時空所導致的註定無法干涉的光錐平行宇宙,而是在一開始就已然有無數可能性,巴別圖書館式的平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