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府外有一儒生模樣的中年男人,自稱是村內秀才先生名叫樂文,請求一見將軍”

蘇安軍中皆是武夫,軍中並沒有有文化有知識之人,而這個時代儒生學士政治力量非同小可。

“來人備茶,速速迎來,相見”

沒過多久軍士帶領而來大約三十多歲方正臉留著較長鬚頭帶方巾,身穿一身乾淨整潔青色的儒生衣略微拱手行禮,與之相聊此人知曉當地情況,又通曉四書五經頗有些施政的才能。

“大明不識英才,埋沒有識之士文聽聞將軍,舉義兵行大義,拯救黎民百姓令我欽佩不已特此前來相投”

明末亂世人心思動,蘇安又無分身之術軍中又都是舞刀弄槍之人不通人政管理之事,蘇安正愁控握的興堡村無人管理,正好有當地知曉情況的儒生前來相投。

“樂先生大才,明軍從上至下甚昏,貪墨成風不知先生之才,埋沒明珠有先生輔佐三生有幸大事定然可成”

蘇安接納了樂文先暫時任何樂文管理,興堡村過幾日,以考察其能力,幾日下來村裡事務全由樂文主持事無遺漏,處理的僅僅有條,遇有爭論能處置公道,能服眾。

每月還是有少數的商販會經過興堡村攜帶銅鐵,藥材,食物,木材,絲綢布可以向其購買,經過樂文的建議蘇安的考察對缺少各種各樣的營寨發展只有百利而無一害,邊開通修繕興堡村至營寨的道路。

佔據興堡村已過數日,在興堡村徵兵工作進行得很順利,興堡村完全跟蘇安軍中眾人打成了一片,幾天下來已募得新兵六十餘人。

算上帶來的七十餘人算上把守營寨的二十多人以及新招六十人,和那些總數在五十人投降的家丁,的安軍中已有軍士兩百的人,下轄民眾三千人餘。

蘇安命馬池帶領新兵,回去營寨訓練以及帶回糧草以及金銀,只在興堡村留下一定數量的糧草以及金銀來維持運作。

時間來到了六月初,明軍還不知道興堡村已經納入蘇安投資範圍官員派遣人前來收稅,初佔興堡村如引起明軍發覺,帶來大軍圍剿對發展很不厲。

為了爭取發展時間蘇安命軍士偽裝成普通百姓,蘇安自己偽裝成孫富豪去了泉州府城自己是他親戚暫管府中一切事務,前來的明軍官員看村中依舊,並無任何改變,在蘇安塞以銀兩收完蘇安準備的稅收之後便離開了。

收稅之後,蘇安邊把興堡村交予樂文管理,自己留下三十多人老兵,防以防生變,重金帶上村中數十名專門得工匠以及懂點知識的文化人便啟程回了營寨。

蘇安遠遠看著營寨,軍中井然有序,田野之中一派生機勃勃種植範圍好像擴大了不少,營寨之中眾人正在忙碌著幹著各自的活,想來趙俊霆在蘇安等人出去之時看守營寨做得不錯。

來到距離營寨不遠之處,擔任把守營寨任務趙俊霆便遠遠地前來迎接。

“將軍威武,肅清敵寇旗開得勝”

“多賴你等,盡心盡責我走之時不曾鬆懈,營寨比起走之前更加的好”蘇安點頭示意做得不錯,隨後大力嘉獎了趙俊霆以及提前回來有所戰功得馬池。

蘇安到達後,馬上安排先前一步被押解捆綁到達的興堡村鄉紳富豪,給於鋤頭農具送去田地之中勞改,重新做人並且還能解放勞動力,並派人進行全天候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