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枯槁卻精神矍鑠的老者從地底鑽出。老者身材如同侏儒,比小道童還要矮上半個頭。

“年輕人,你來我這土地廟所為何事?若是力所能及,小老兒定不會推辭。”

“我要召喚英靈。”

“既然如此,請隨我來。”

紀帆跟著小老頭進入土地廟。

廟內陳設簡陋,四處堆滿雜草。

“年輕人,你願意幫我將這破廟清掃一番嗎?日行一善,必有福報。”

“我長得這麼像清潔工?”紀帆鬱悶了。

“我拒絕。”

這類隨機任務獎勵無非就是增加點抽中的機率罷了,對於紀帆這種老非酋而言,根本毫無用處,反而使自己更加糟心。

不過,總歸是不甘心啊……

三分鐘後,紀帆完成了打掃任務,來到祭祀用的圓臺前。

青皮包裹的蘊靈瑪瑙懸浮在圓臺中央,圓臺底部紅色紋路如流動的血液逐漸亮起。白、綠、藍、紫、金五色光輝漸次閃過,最後白光大放……

紀帆臉都黑了。

“不至於吧。玉衡能不能幹點人事?這種缺德事做多了小心壞了祖墳的風水……”

系統好像聽到了他的想法,光芒顫動,抖出一絲綠色。

“相逢即是有緣,施主,看貧僧這肌肉,能否入您的法眼?”

螢幕裡,身材瘦長的和尚正搔首弄姿。一顆明晃晃的光頭下,兩根眉毛用力地挑動著。肌肉嘛,倒是有一些,不過紀帆懷疑那是瘦出來的。但這至少證明了這和尚確實不吃肉。

C級角色,持棍武僧——慧遠。

武僧?紀帆眼前一亮,雖然是C級,但他向來偏愛打擊感強的角色。使用時很容易就能進入自己的節奏中。

只是,棍呢?

“持棍武僧”沒棍?

“這系統淨不幹人事。”

……

紀帆將用不上的東西寄存在雜貨鋪裡。

神蹟道具交易方式很多,扔雜貨鋪是最便捷的一種,較為基礎的材料和裝備直接被NPC回收,價值高一點以賣家指定的價格掛在貨架上,當然系統會給出一個定價範圍,一小時後,進入可交易狀態。買賣方都是匿名,如果同一個商品有多人提前出價,則會由系統隨機抽取一位幸運兒。

紀帆剛走出雜貨鋪,裡面就有玩家叫嚷起來。

“又有新上架的紫色材料!”

立刻就有玩家聞聲而動。

稀有材料,向來是最保值的。低階裝備到了後期幾乎一文不值,隨便一個平民玩家都能能湊出一身黃金裝備。材料則是各個時期都能用,即便作為主材可塑性有限,在打造高階裝備時也會用到大量輔助材料。所有的大公會都熱衷於囤積稀有材料,他們有完備的生產鏈可以實現從材料到裝備的量產。可以說,稀有材料就是公會的底蘊之一。所以像蘭溪鎮這樣的小聚集點,也經常有大公會的人來掃貨。

紀帆剛剛獲得兩個新角色,需要購買一些裝備。雖說好點的裝備可以自己刷,可好歹給人家湊一身黑鐵不是?

而且技能欄總不能空著,得買一些實用的小技能。那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等待資金到位的同時,紀帆來到鎮裡的訓練場,先熟悉一下角色。

茉是系統贈送的三個角色之一,因過於常用而被玩家稱為“羊女”。紀帆使用這個角色的時間也不短,所以對其技能選擇和常用連招都熟悉無比。

但紀帆現在擁有的不是C級的崖間守護,而是B級的顓風精靈,一個在號稱神蹟百科的論壇上都搜不到的角色。紀帆可以肯定二者的技能會有所不同,但也不至於天差地別,畢竟她們的名字都是——茉。

顓風精靈茉有11個技能欄,比C級的羊女要多出2個,已經接近A級水平。自帶天賦是藍色的“自然之風”在野外環境戰鬥時速度提升百分之二。

增幅不高,但很實用。

像紀帆之前獲得稱號“逐風者”,效果是“非戰鬥狀態移動速度增加15%”增幅確實高了,但卻只能用來跑圖,論價值比羊女的天賦還要低上一籌。

另一個稱號“人傑”則是“受到玩家傷害減少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