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道。

這是杜荷根據氣候情況,訂製出的恢復性訓練計劃。

“記住,越是困難,越要整頓軍紀,加強軍紀,不能讓士兵懶散,更不能養成習慣。”

杜荷道。

“好了,你們回去吧!本將軍明天到番禺,儘快啟動園區專案,把這個地方發展起來。”

杜荷揮揮手。

次日,杜荷帶老典、親衛登上一艘戰艦,朝著番禺駛去。

由於杜荷到番禺,要在這地方修建產業園區,很多工程機械已經提前到達。

此時番禺,在城外一塊巨大的地方,無數工程機械在轟轟烈的平整土地。

番禺沒通電,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正修建火力發電廠。

一袋袋水泥運送到工地。

熱火朝天!

工地上工匠叫喊著,指揮著民工幹活。

杜荷察看一番,與工匠閒聊幾句。

大量工匠從四個產業園區抽調到嶺南番禺。

這個時候的工匠,敬業精神非常好。

沒什麼價錢好講,沈萬三一聲令下,紛紛收拾行李,朝嶺南趕來。

番禺產業園區已經大變樣,一個巨大的水泥生產線已經建好了,一旦投產,園區需要的水泥不用從其他地方運送來。

此時興建園區,比幾年前興建長安園區省事好多。

不需要人工幹活,很多土石方工程全是機械處理,效率提高極大。

唉!

番禺園區需要一名負責人,可是到什麼地方去找呢?

“少爺,地方官全到了,在總督府等候著。”

一名親衛跑來道。

嗯!

“走吧!去看看嶺南的太守們。”

杜荷道。

說實話,杜荷不把希望寄託在嶺南官吏身上,這些官吏心中弊著一團火。

不論對李二,還是對朝廷沒什麼認同感。

他們全是犯的錯,或遭到陷害,被李二流放到嶺南來的。

很多是前朝留下來的官吏。

一些官吏老死去,由於沒人補充上去,只好兒子繼承其官職,一代代傳承下去。

總體來講,中原的文人、官吏還是有風格的,不論怎麼講,工作上全心全意。

此時留在嶺南的官吏,那是人脈關係不好,有人脈的官吏,基本都離開了。

走進總督府。

看了眼在場的官吏,十多名太守,歲數都是四十歲以上,有的超過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