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用得著說嗎?

一群高智商、大腦袋在場,那裡輪得到本人說話呀!

“陛下,高句驪建國有數百年,曾經輝煌過,對中原百姓確實造成了巨大傷害。

可是,畢竟影響力對周邊小國、部落是有的。一旦斬殺,會讓臣服帝國的部落、

小國、屬國感到壓力山大,覺得帝國太鐵血。讓高建武在長安城中好好活下去,

甚至還給個閒職,時不時讓其上朝聽政。那樣一來,情況不一樣了,

那些個屬國、小國、部落會覺得帝國真仁慈。至於逃脫的高句驪人,

也不用太擔心,都是一些殘餘分子,翻不起浪花。不過,陛下要加強長安城的防務。

微臣在路上,遭到好幾波百濟、高句驪人的伏擊。還要通知各地,密切監視,一旦發現,馬上出兵清剿。”

杜荷道。

哦!

遭到伏擊!

“杜荷,你受傷沒有?”

李二道。

“託陛下福,微臣沒受傷,把伏擊的殘餘分子全部斬殺於盡。”

杜荷道。

“陛下,微臣不贊成杜荷之言。高句驪作惡多端,給中原百姓帶來巨大的傷害。

殺掉高建武,會讓天下百姓歸心,特別是邊境地區的百姓熱烈擁護陛下,

這關係到民聲,要是還讓其為臣子,會讓百姓對朝廷失望,請陛下三思。”

侯君集建議道。

媽蛋!

有必要抬槓嗎?

貌似我與侯君集也沒多大的矛盾,不就是切磋了幾下,丟了點面子而已。

何別斤斤計較呢?

再說了,人家高建武是一國之君,輕易殺了,會讓人覺得帝國太兇殘。

一個閒人罷了,還能翻天不成。

“陛下,微臣反對!侯大人只想著邊境地區,確不考慮帝國周邊環境的因素。

帝國還不是很富裕,也不算很強大。在此情況下,一旦周邊地區諸國、

部落、屬國與帝國鬧翻,情況不容樂觀。再說了,高句驪已經滅亡,

留下高建武有何後患。為了帝國的周邊地區安穩,微臣同意杜荷之策。”

魏徵道。

直男呀!

魏徵不會因為與某人關係好就不上奏,在他的內心深處,一切與原則為準。

程咬金、秦瓊等將軍,懶得開口,乾站著,只聽不說。

畢竟,秦瓊、程咬金等人與侯君集關係不算好,平時也沒來往,只能算是同朝為官。

“輔機,你的意思呢?”

李二道。

貌似這個問題已經商量過好多次,一直決定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