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李二會留下滅族之人的傳承。

……

幽州:

貞觀九年三月。

杜荷動了。

率領旗下60000步兵、6000鐵騎、3000大漢鐵騎、3000重步兵、1000重騎兵,朝著高句驪邊境地區而進。

一共75000兵馬,外加一萬多後勤兵。

大/軍到那裡,道路就修到那裡。

由一萬多名郡兵充當後勤,負責高句驪俘虜修路、搭橋,方便野戰部隊透過。

為了配合後勤部門修路,遼西城專門研發、生產出幾臺蒸汽壓路機出來,用來修路。

唐帝軍推進速度非常緩慢,主要是要修建道路。

這是杜荷心中的意思。

拿下高句驪,必須要讓道路暢通,那樣才能真正統治下來。

杜荷可不想象猴子搬包穀一樣,搬一包丟一包。

拿下一個地方,就要徹底掌控。

唐帝軍出兵高句驪,讓高建武驚慌失措,馬上召叢集臣,迅速研究對策。

高句驪派出好幾個批次的使臣團到長安,只能與禮部官員溝通一下,連李二的面見不到。

野山參、老人參到是帶來不少,不過,李二不待見,官員們雖然眼紅那些人參,可也不敢亂拿。

畢竟,拿人手短,吃人手軟。

“大王,我們有二個選擇:一是向唐帝國投降,徹底成為唐帝國子民。

憑大王的地位,唐帝國會給個好的待遇。第二是集全國之力抵抗。取勝了還好,一旦戰敗、城破。

大王也會淪為俘虜,到那時,想要獲得好的待遇很困難,望大王慎重考慮。”

一名大臣站出來提出建議道。

“大王,我們視死抵抗,堅決不同意投降!”

利凱瑞道。

真心沒辦法,利凱瑞兵敗後,一直不受高建武待見,此時再不表白,沒機會了。

“大王,軍方一定抵抗到底。要相信我高句驪的實力,能抵擋下唐帝軍的攻擊。

只要咱們把唐帝軍抵擋在外圍,我們就有勝利的希望。何況,外圍工事堅固,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

又一名軍方大佬開口道。

不論是什麼地方的軍方大佬,都願意看到戰爭暴發。

有戰爭,才能獲得功勳。

“大王,還是要派出使臣到長安,與唐帝國好好談。一旦開戰,我們高句驪失去談判的機會,請大王慎重行事。”

一名文官建議道。

“大王,不論那一種情況,咱們現在考慮的必須是抵擋住唐帝軍的攻勢,其他一切是空的。”

一名重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