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

掩護填溝!

一切有條不紊進行。

偶爾有受傷的後勤兵,會被同袍抬回來。

弓兵體力消耗過大,馬上輪換,確保箭雨的覆蓋,讓城牆上高句驪人不敢冒頭。

儘管如此,填護城河的進度依然不算快。

泥土、石頭倒進河中,會被水流沖走,留下來的不是很多。

不過呢?

積少成多。

“將軍,如果只填西城門前的護城河,高句驪人會把其他三個城門前計程車兵抽調過來,

那樣咱們攻擊也不會順利,甚至會出現極大的傷亡。

還是應該對其他三個城門加強進攻,讓高句驪人無法抽調兵力增援西城門。”

秦理建議道。

杜荷點點頭。

“秦大公子,你說得沒錯。

不過,護城河要一個個的填,三個方向上的護城河一起填,我們兵力有限。

至於東城門不用填,必須留下一個城門讓高句驪人逃跑,否則,進攻時壓力很大。”

杜荷道。

“報告!”

一名傳令兵跑過來道。

“什麼事?”

杜荷問道。

“將軍,探馬發現有一支高句驪步騎朝襄城(遼東城)奔來。不過,具探馬講,

那支高句驪軍隊有2000多人,盔甲不全、神色疲憊不堪,象是遭到重創似的。”

哦!

高句驪的殘兵敗將?

應該是彭越、薛禮二人擊潰的高句驪士兵。

“什麼方向?”

“將軍,在南面,離此地有二十多里,二個小時後會到達。”

傳令兵道。

“德秋,你與老典率3000鐵騎,去把那夥殘兵敗將斬殺。”

杜荷下令道。

“遵命!”

轟隆隆!

帝軍3000鐵騎出動了。

在李德秋、典韋二人率領下,朝著南面迎著高句驪人的大/軍撲上去。

半個小時,典韋、李德秋率領的3000帝軍鐵騎,碰上了潰逃的高句驪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