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一些土豪不理解,暗中生事。

對於這類人,杜荷不會放過,派出人手調查,然後,士兵跟進,該嚴懲嚴懲,該打擊的打擊。

能教育的教育,也不一刀切。

團結大多數,嚴懲少部分。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工作順利完成,還清理了一番官場,調換了一批官員。

此時的幽州,官場上風氣好了不少。

對於七品芝麻官,靠李二是不現實的,為此,杜荷提拔了一批縣令、縣丞、縣尉。

三個月時間,遼西城裡的技術學校也籌建起來,開始在全幽州招生。

那些軍烈屬的子女,不用交錢,全部免費上學。

三個月不可能只幹一件事。

與高句驪作戰時,俘虜了數萬高句驪人,杜荷安排人手,讓俘虜在幽州境內幹活。

對一些溝渠進行疏通,一些通道進行打通。

幽州農業灌溉得到質的改變。

秋種時,只要建立鄉、村二級組織機構的地方,杜荷均從系統中兌換出大量的麥種出來,供給百姓種植,等收穫後再歸還。

又進入冬季了。

天氣也慢慢變冷。

“對了,百姓家的火炕改造好了嗎?”

杜荷問道。

“將軍,這件事是新上任的刺史劉大人負責,不過,我們調查了一下,

幽州改造得不錯。畢竟,去年很多百姓償到甜頭,加上是免費改造,沒啥阻力。”

秦理道。

“將軍,我們根本不用管,幽州被將軍插手,工作比原來容易做好多。”

李德謇搖頭道。

杜荷在幽州,一直呆在兵營中住,就算兼職刺史,杜荷也沒搬家,依然在兵營中。

呵呵!

“德謇呀,你的重灌騎兵訓練得如何?三個月時間,應該成軍了吧!”

杜荷問道。

“將軍,不算完全成軍,不過,出戰沒有任何問題,隨時能拉上戰場。”

李德謇回答道。

哦!

“德謇,在對抗訓練中成績咋樣?”

杜荷問道。

三個月時間,不僅是普通士兵在加強訓練,按照杜荷的意思,每十天進行一次對抗訓練。

步兵對抗騎兵。

步兵對步兵。

騎兵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