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鏡子(第2/4頁)
章節報錯
杜荷解釋道。
沒有辦法,計量單位不方便,杜荷直接照後世的使用。
哦!
“意思是僅此工廠,一個月有五萬多斤的產量,這可了不得。”
李德秋計算後問道。
呵呵!
“這不算啥,本少旗下研究所正在研究生產量更高的裝置,不過需要點時間。”
杜荷點頭道。
確實如此,杜荷安排了一些打鐵方面的工匠宗師,正在進行初鍊鐵的生產研究。
首先是仿造,最後才到研發。
等一切有結果後,還會建大量的高爐,提高產量,滿足百姓的需求。
畢竟,杜荷旗下的農具廠,就是專門為百姓生產鍋、碗、盆、砍刀、斧頭、釘耙之類的東西。
那些東西,價格很低,基本不怎麼賺錢。
主要是為百姓服務。
此時的唐帝國,嚴重缺鐵、缺鋼。
上好的生鐵全部用來打造兵器,沒人會拿來生產百姓用品。
哇塞!
“真的好大規模哦!”
李德秋感慨萬端道。
三人出了鍊鐵廠,又走向旁邊的水泥廠。
“杜二,這就是街道、城牆建築用的水泥?怎麼看上去是細灰,如何使用?”
李德秋問道。
“德秋,這要結合沙子、碎石子一起使用。把沙子、石子、水泥混合在一起,
澆上水,攪拌均勻,然後鋪上去,碾壓一下,三天左右時間就全部凝固,
就成為硬度堪比石頭的路面、牆面。當然,如果要修建高層建築,還要在中間加上鋼筋之類的東西。”
杜荷耐心解釋。
“這種水泥成本貴不?”
呵呵!
“目前產量低,成本有點高。不過,現在是內部消化,沒有對外出售。”
杜荷道。
“這是啥廠,怎麼叫玻璃呢?”
李德秋指著玻璃廠問道。
“琉璃知道嗎?玻璃其實有另外的叫法,就是人們常說的琉璃。”
杜荷道。
“不要小看這家工廠,雖然剛剛投廠,一旦產品投放市場,絕對會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