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李二心急如焚(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安:
高句驪駐長安使館人員,接到高建武命令,馬上對帝國朝中大臣展開溝通。
大量黃金、白銀、老山參的攻勢下,很多朝中官員,紛紛表示一定幫忙協調。
高句驪人行賄帝國官員,這些事瞞不了李二。
整個長安城,李二控制得極嚴密,有個風吹草動李二清清楚楚。
只是有些事,不損害國家利益,李二不計較。
睜隻眼閉隻眼,當做啥也沒看到。
畢竟,水清不養魚。
一旦幹損害國家利益,李二絕對不會答應。
今天是朝會,群臣們紛紛上朝。
“陛下,高句驪國上奏,他們錯了,不該入侵帝國幽州。望陛下包容,
不再計較高句驪的過錯,允許高句驪改正錯誤,重新回到正軌上來。”
一名禮部官員站出來道。
李二原本笑容滿面的臉,一下子陰沉下來。
再想到杜荷當時的提醒,心中馬上明白,又有朝中大臣準備相勸了。
“陛下,高句驪國既然認慫,就給高句驪一個機會吧!那樣體現出帝國的包容之心,
對周邊國家是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一味用強不妥當,目前帝國正與西突厥對峙,
隨時發生大戰。應該儘快平息與高句驪的衝突,把精力投放在與西突厥的決戰中。
畢竟,西突厥才是帝國的最大仇敵。
一旦與高句驪人爭鬥下去,會分散帝國的財力、物力、人力,實屬不妥。”
又一名禮部侍朗開口道。
李二心中鬱悶呀!
杜荷才離開幾天,禮部官員就紛紛跳出來。
“陛下,微臣覺得二線作戰,對帝國不利,應該集中精力對付西突厥。
在西突厥沒消滅之前,再開一線作戰,確實不妥當,望陛下慎重考慮。”
岑文字站出來相勸道。
岑文字也是朝中重臣,在文學上有極高造旨,深得李二喜歡。
“陛下,微臣附議岑大人之言。帝國此時與西突厥衝突中,不能分散精力。
高句驪既然知錯,就饒恕一次。再有下一次,帝國再出兵征伐。畢竟,
帝國是一個仁慈的國家,何別計較那麼多,望陛下三思而行。”
于志寧站出來相勸道。
李二臉上冒出很多黑線,依然不出聲,讓大臣們站出來廢話。
此時才開始,還有隱藏在後面的重臣沒出聲呢?
李二也想看一下,到底那些拿人家好處的人,有多少人站出來幫腔。
“陛下,高句驪慫了,咱們也沒必要一棒子打死。入侵幽州的十多萬兵馬,
真要鬥起來,咱們也扛不住。微臣覺得不要再窮兵黷武,順勢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