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杜荷率領帝國5000步騎趕到幽州城。

“杜將軍,辛苦了!”

幽州刺史徐濤道。

看到杜荷兵馬增援趕到,徐濤心中那顆懸而未決的心,才算沉落下來。

這段時間,徐濤整夜睡不著。

擔心高句驪殺到幽州城。

“徐大人,你們才辛苦!為了抵抗高句驪人的入侵,你們做了好多工作。”

杜荷微笑道。

花花轎人人抬。

不論徐濤幹得咋樣!

畢竟,人家尊稱在那裡,杜荷也不會與對方過不去。

雖說杜荷手上有李二的聖旨,在幽州有絕對的權利,卻也不能爛用。

人家幹得好好的,找啥麻煩。

不論徐濤是那個重臣或那個家族弟子,與杜荷無關。

只要對消滅高句驪有利,杜荷就支援。

一句話,不能給杜荷添亂。

總之,徐濤依然是李二旗下的官員,這一點不會變。

“保護幽州百姓,本官義不容辭,是本官的責任,也是義務。現在杜將軍來了,本官也能放下重擔。”

徐濤微笑道。

“徐大人,郡兵能抽出多少?”

杜荷問道。

“杜將軍,幽州的情況你清楚,人口是硬傷,只有二萬郡兵,而且,

無法組織起更多的兵馬。二萬郡兵守衛幽州很困難,一旦抽出來,發生意外不好辦呀!”

徐濤搖頭道。

杜荷知道徐濤說得沒錯。

很多地方官員都是一種防禦的思想,要讓地方官員改變思路,很困難。

杜荷呢?

覺得防守很被動,與杜荷以戰代守的思想不相符。

說難聽點,杜荷不願意在帝國轄區內作戰,那樣會對帝國境內有極大的破壞。

能把戰場放在轄區外進行,那才是杜荷想要的結果。

老是周邊小國、部落入侵中原。

這不好!

非常不好!

杜荷要改變這種觀念。

向大米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