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也不例外,一看到好東西就想佔為已有。

本來呢?

送給李二也不是不可以。

問題是,李二能經營得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多優秀工匠在李二手中,卻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

可悲呀!

“小兔崽子,說得沒錯。朕工部作坊中,聚集了全天下最優秀的工匠,

卻沒有太大的突破。只能生產點普通刀、劍、槍、箭支等物品,到底為啥?”

李二疑惑不解的問道。

嘿嘿!

“陛下,這個問題很大,總體上來講,有幾個原因:一是工部尚書不懂技術,

反而覺得工匠是幹下三爛的角色,對於帝國無關緊要。主管領導不重視,

那這個行業會有大的發展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二是工部作坊沒有競爭機制,

工作好與壞,對個人影響不大,造成吃大鍋飯的局面。三是工匠薪水低,

無法調動工匠的積極性。有好的手藝,不能得到上司的認同,不能創造出價值,

有何用呢?四是工匠社會地位低下,被歷代朝廷、文人、官員打入下九流。

說難聽點,就是賤業,在社會上沒人看得起。要想提高工匠的積極性,

必須從根本解決,提高工匠的社會地位。制定出一整套完善措施,把各類工匠分類、

考評,分出等級出來,並配以上適當的薪酬制度。五是帝國有長遠的規劃,

制定出研究的目標、任務。一旦研究出來,帝國必須給予重獎。六是制定律法,

鼓勵發明創造,保護髮明者的利益不受侵害,讓帝國走向正軌。帝國應該鼓勵發明創造,

打擊仿製、盜竊,一旦發現要給以嚴加懲處。陛下,想象一下,技術發明成本極高,

會花費工匠大量金錢、精力,好不容易發明出來了,被其他大家族盜竊、仿製。

那誰還會搞發明創造,都只想著盜竊,那樣具省事,又不花費錢財。

所以說,帝國要制定出保護專利發明權,規定發明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嚴懲盜竊者。當然,技術專利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以10年為準,

一旦超過10年,技術發明人必須無條件公佈其技術資料,讓全天下的人受益,

生產、仿製不再收費。七是這樣一來,帝國對技術的控制更嚴密,制定出相關條款,

什麼技術不能向境外轉讓,什麼技術不能出口等一系列政策出臺,誰敢違背,律法制裁誰。”

杜荷長篇大論說了一通。

李二越聽心中的疑惑越清晰,也明白了杜荷的意思。

說白了,杜荷就是想利用李二,制定出提高工匠社會地位,增加薪水,讓帝國重視工匠。

不過呢?

這事很難!

數千年來的傳統習俗,把工匠打入下九流,不是李二想提高就能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