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避震系統、軸承等,每一種都按5000貫錢出售,不談價,要就賣,不要拉倒。”

杜荷微笑道。

管家狠狠鄙視杜荷。

這是賣東西嗎?

聽上去貌似是搶人唉!

整車才賣1000貫錢,一個配件要5000貫錢。

當人家傻呀!

杜荷也有顧慮。

不賣高一點,一旦那些轉向機、避震系統、軸承銷售出去,會讓一些商人重新生產出另類四輪馬車,同樣會搶走一部分生意。

那麼高的價格,不會有商人再動歪腦子。

其實是一種杜絕後患的手法。

“少爺,三天前,一個軍方的代表來馬車廠,說是價格便宜的話,軍方準備訂購一些四輪馬車。

不過,對方要求沒那麼高,只是作為後勤運輸車輛採購,就是價格給的太低了。”

杜福介紹道。

哦!

軍方採購!

這個數量可就大了。

軍方一旦採購,數量絕對是成千上萬輛。

“福叔,軍方開什麼價格?”

杜荷問道。

呵呵!

“少爺,那個,我不好意思講,對方開價太低了。只開出一輛20貫錢,我沒答應。”

杜福搖頭道。

媽蛋!

20貫錢!

咋不去搶呀!

軍方真說得出口。

四輪馬車對軍方確實有用,不過,價格真的低,難怪福叔不同意,有點欺負人的味道。

“福叔,軍方採購肯定要接受,畢竟,軍方的單子太大。

先放一下,等本少想一下,重新設計出一款新馬車出來,再與軍方談判。”

杜荷解釋道。

軍方採購,杜荷不可能視若無睹,必須要設計出符合戰爭需求的產品出來。

有了好的產品,不怕軍方不要。

杜荷考慮的不是軍方後勤部的運輸車輛,而是針對冷兵器時代,怎樣發揮戰車的作用。

看來,得找李靖大帥溝通一番呀!

秦帝國時期,貌似戰車很普及,後來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才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需要察看一下秦帝國時期的戰車,還要結合現在的技術水平,重新設計。

對了!

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