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一下子群臣又驚呼起來。

不少人覺得追封太高了,但是,看到李二臉色,又不敢出言反對。

此時朝庭上,全是一群文官,武將全出徵了。

朝會結束。

杜荷戰死的訊息也洩露出來。

對於杜荷在幽州救百姓,阻擊突厥鐵騎等事件,在李二的授意下,迅速在長安城中流傳。

帝國出了一個忠君愛民的年青人,李二當然要鼓吹,要讓帝國年青人向杜荷看齊。

多好的教育體裁啊!

一下子,杜荷名揚天下。

在李二的授意下,帝國的推動下,短時間內,杜荷的豐功偉績傳遍四海。

長安城中,一些年青人紛紛報名參軍,要求到邊境線上,與外異民族決戰。

購買過杜荷紙摺扇的紈絝子弟、二世祖、公子哥,原本對於杜荷高價覺得上當受騙。

人死後,那些個不良的影響一下子,全消失了。

平康坊一帶的妓院,好多美女拿著杜荷書寫的摺扇,感慨萬端,紛紛奠祭。

唉!

無數人的嘆息,感嘆大唐死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天才。

不過呢?

也有異類,象長孫衝、裴大少之類的人,與杜荷有矛盾,聽到杜荷被突厥人活活燒死,一下子心花怒放。

相約朋友聚集,慶祝杜荷掛掉。

連太子李承乾也是欣喜若狂,在太子殿中擺下酒宴,邀請長孫衝、高履行、房遺愛等人,慶祝一番。

後來此事被李二知道,狠狠痛罵了一頓。

為此,太子李承乾更加記恨杜荷,雖然死了,一想起來,太子依然會破口大罵。

萊國公府已經哭成一片。

特別是得到訊息,杜荷的孃親、二個妹妹,氣得昏迷過去。

幸好,家中有王玄策,幫著杜福處理杜荷後事。

靈堂設下後,長安城中有好多認識、不認識的人紛紛來奠祭杜荷。

連李二也到靈堂奠祭了一番。

……

李靖率大唐帝國兵馬趕到幽州,第一時間李德秋、程咬金等人報告其情況。

情況摸清後,李靖兵馬布置在長城外,與頡利可汗二十萬鐵騎形成對峙。

雙方密切監視其行蹤。

對峙期間,發生幾次小規模的衝突,雙方互有損失。

頡利可汗心中非常後悔。

錯過了南下時機,現在被唐帝國兵馬糾纏上,想要南下,必須擊敗李靖手下兵馬。

頡利可汗鐵騎,想在李靖眼皮底下入侵中原,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