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平安王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雲南地處偏僻,雖然疆土遼闊,但中原卻臂長不及。於是自大奉建朝以來,便將皇室一脈封王至此,乃叫平安王。而平王府變成了雲南境內真正的實權人物。
可只有實權,又有何用?兵權只要 在皇城中的那位手中,就算他貴為王爺,也不過是看門的一條忠犬。這一點平安王自然知曉。而作為看門犬,能夠抱住他性命的,不是他與皇帝的血脈,更不是他王爺的身份,而是他的忠心。
在皇帝眼中,一旦忠心沒了,也就沒了活著的價值。皇帝手中的屠刀,可以砍在別人的脖子上,亦能砍在他平安王的大門前。
如今平安王府上,卻不見平安王,只有平安王的世子與其夫人,卻不見平安王。
為何一個偌大的平安王府,為何老平安王不在?
這便是皇帝的手段,治國陽謀對外,陰謀對內,乃是常理。不過陰謀陽謀,也要看時機行之。
皇帝便用了一招陽謀還掌控平安王府。
先帝尚能念及手足之情,而當今陛下,則更要估計江山穩固,如今後皇嗣不興,恐平安王府有何異心,字北蠻之禍平定以後,李元長便將老平安王派至北境,把守邊關。
按道理,平安王府對於朝廷,最怕其掌握兵權,為何還要將其派至北境,手握軍隊?
實則,平頂北蠻以後。朝廷只給了老平安王兩萬兵將,堪堪能夠守住北境而已。而朝廷美其名曰,老平安王乃是李元長的皇叔,派至北境,李元長才能心安。
就這樣年邁的老平安王只能披甲上陣,如同流放一般。
何謂陽謀,人人皆知而不說,便是陽謀。如此不僅將老平安王這位老權貴放置北境,也給平安王府敲了一記響鐘,平日裡行事皆要三思。
而平安王府日日要想著李元長何時會對他們不滿,到時候,將會是大禍臨頭。可在數年前,李元長暗中派了不少探子前往平安王府,讓其甚為惶恐。
當年平安王乃是極力反對先皇讓李元長繼承皇位,這件事,就算李元長不放在心上,他們又如何能忘記?猜測李元長要對平安王府下手。
所以才有世子李若閒假借帶夫人外出遊玩之際,將自己的兒子偷偷帶離平安王府。而李元長才知曉此事。
平安王府內,一片安詳。不說老平安王體恤下人,就是世子本人也是平易近人,絲毫沒有世子的架子,對於下人與城中百姓,那時頗為和善。所以,平安王府也少了宮中那般拘謹。
只見已過不惑之年的世子坐在花園之中,面前擺著一副棋盤,而坐在對面的,則是一位美夫,身穿華服,手中拿著棋子,遲遲不落。
“夫人,再不落子,可就天黑了。”李若閒說道。
而他夫人則是一介平民出身,與李若閒一見鍾情。按照禮法,既然是皇室之人,怎麼也娶一個官宦之家的女子,才算得上門當戶對。
可老平安王乃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對於這些祖宗舊制自然不放在心上,一口答應這門婚事。世子李若閒每每念及於此,對自己的父親,便心懷感恩之情。
畢竟他乃是平安王府的世子,自己可以有喜歡的姑娘,也可以娶自己喜歡的女子,但若是娶了平民之女,定會遭到非議,就算遠處在京城的那些達官顯貴,也會頗加非議。
“夫君為何催促我,我只不過見你一人下棋著實無趣,才來陪你下上一盤。我啊,本就懂棋才沒幾年,夫君不說讓讓我,這般說話,日後,我可不會在陪你下棋。”
“夫人莫生氣啊。夫人陪我下棋,我心中可是感恩戴德。只是見夫人如此認真,這才催促,想看看夫人有何高招。”
“又在說話哄我,你我夫妻這麼多年,我又豈會不懂你?”
李若閒的妻子名為藍嫻。“藍”是蘭花衣的藍,“嫻”則是女字依閒。而當時李若閒對藍嫻一表情愫之時,便說得是此話。
“姑娘名字,乃是嫻字,我的名字乃是一個閒字,這便是緣分,可不就是讓你嫁給我?”李若閒看著藍嫻,兩眼之中盡是閃光。
而藍嫻便是因為這句話,答應李若閒,嫁入平安王府。
當然藍嫻也是後來才知李若閒乃是平安王府的世子,不過,她嫁的是李若閒,不是平安王府的世子。
“夫人可是穿這華服,感到不適?”李若閒笑著問道
藍嫻抬起雙臂,上下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說道:“多少年了,我還是穿不慣,倒不如尋常人家的衣服穿的舒服一下。”
“真是難為夫人了,畢竟今日有陛下所派之人前來,夫人陪我領旨,自然不能穿尋常衣服。”李若閒心中抱歉。
而藍嫻微微一笑:“我又不是第一日進王府,這些規矩早就懂了,夫君不用這般說。只是這次雖說是皇帝派人前來,卻為何不是宮裡的太監,看他們衣著,倒像個江湖之人。”
“呵呵呵,陛下只是來交代我平安王府幾句話,還談不上是聖旨,自然不用派宮裡的太監前來。只是陛下所傳口諭,看來我們將靈兒送出平安王府之事已經被陛下發現了。”
藍嫻笑道:“這也是遲早之事,原本當時也只是我一時興起,非要這般做,倒是讓夫君與父王為難了。”
“夫人說得哪裡的話。咱們平安王對於朝廷,從無半點異心。當時送靈兒離開王府,只不過是為了能讓靈兒好好看看人世間是個什麼樣子,真若是有那麼一日,也不至於心中只有平安王府這巴掌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