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始皇帝才極力扶持陰陽家,想要剷除諸子百家,於是拉開了秦時最為黑暗與混亂的時代。

而那時候的星象異變,表象就是龍回頭。

龍回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發了熒惑守心,加速了秦朝的覆滅。

而當時這一切的最大的主導者,就是張良。

龍虎山四大天師之一張道陵,原名張陵,是張良的九世孫。

所以眼前的蒼龍七宿,很可能繼承了張良的佈局。

張良在那個時代裡,就是一個典型的和事老。

他周旋於諸子百家之中,擁有龐大的人脈,也正因他有龐大的人脈,才能合力改變蒼龍七宿,並且輔佐劉邦建立了漢朝。

但一開始,他並非是輔佐劉邦,而是輔佐項羽。

以至於項羽如日中天,橫掃秦朝疆土,驗證了楚南公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也就是說,蒼龍七宿的力量,同時出現在了項羽和劉邦身上。

想到這裡,我目光鎖定星辰中的角宿。

龍之角,銳而無往。

很吻合項羽得勢之相。

但項羽最終敗於劉邦之手,也就是說角宿並非核心。

聯想到龍回頭,熒惑守心。

也就是說,青龍回頭之時,觸發出過強大的力量,導致了熒惑守心。

而項羽最終未曾得權,所以我斷定,導致熒惑守心的力量,來自於別的地方。

我從歷史中尋求蛛絲馬跡,探尋蒼龍七宿的奧秘。

不一會,腦海裡就浮現出青龍轉身的畫面。

然而一遍又一遍,我還是找不到其中關鍵。

就在我準備放棄,另尋推演之路時,腦海裡突然想到左道然在小翠領域裡,一擊崩碎許旌海符印的畫面。

龍回頭,尾如鞭,力可開山。

蒼龍七宿的核心力量,就在龍尾。

難怪當年的劉邦能後起成勢。

我心跳加快,迫不及待的想入星圖。

但機會只有一次,一旦下場,就沒有後悔的機會。

冷靜下來,我沒有著急下去,而是盤膝坐在岸上,繼續推算。

然而不知是先入為主,還是真的算對了,算來算去,還是認定了蒼龍七宿的核心力量就在尾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