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恭正要說話,卻見鄭楚兒已經讓人抬著轎子,轉到另一條小道上。

但送葬的隊伍沒有直接過去,卻停在了路上。

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撲在棺材上呼天搶地的哭著。

鄭楚兒聽不懂他們哭訴些什麼,讓翠柳找個人去問問。

翠柳答應一聲,向著送葬的人群走去。

哭了好一會兒,這支的隊伍,才又重新抬起棺材,繼續上路。

送葬的隊伍走過後,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卻久久的站在剛才放棺材的地方,沒有離去。

翠柳回來,向鄭楚兒稟報道:“女郎,他們說死者是因這片土地而死的。”

見鄭楚兒奇怪的抬起頭來,翠柳走近轎子,低聲道:

“女郎,一個悲慘的故事呢。”

原來,這一片土地雖然肥沃,但應因為秋冬乾旱少雨,水源就成了農民的命根子。

有的人家,土地剛好在蓄水的水塘旁邊,澆灌自然四季不愁。

但有的人家,附近沒有水塘,再肥沃的土地,秋冬因沒有水灌溉,也種不出莊稼,只能在夏季有收成。

死去的人,是一個剛嫁人不到倆年的女子,今年才16歲。

本來女孩已有個青梅竹馬的心上人,但父母為了水源,硬把她嫁給了一個他不喜歡的人。

結果女孩嫁過去,兩年都沒有為夫家生下一個兒子,夫家遷怒她的孃家,就把水斷了,不準女孩的孃家來挑水。

女孩的父親,來找親家講理,結果被親家母數落,說生個女兒不會下蛋,還有臉來登門。

回去之後,女孩的父親,一病不起,沒有錢醫治,莊戶人家,生病是靠自己挺過來的,但這個父親氣急攻心,最終死去了。

父親死後,留下女孩的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生計更無著落。

女孩兒認為是自己連累了家人,讓自己的父親病亡,讓弟弟們衣食沒有著落。

悲憤之下,女孩上吊自殺。

撲在棺材上哭的,就是女孩兒的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

鄭楚兒和幾個婢女聽了,都噓噓不已,貧窮人家女兒的幸福,抵不過一個蓄水的水塘。

鄭楚兒走下轎子,看到那個少年,仍然站在那裡。

這個少年,就是死去女孩的情郎嗎?

回到國公府,留在府中的蕭婆婆,過來對鄭楚兒說:“女郎,鄴城來人了。”

蕭婆婆話音剛落,鄭楚兒驚喜的看到了慧尼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