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齊國,就是滅亡在這個宇文邕手裡。

前世,宇文邕率領大軍攻入齊國時,她的四郎,已經不在人世了。

如果她的四郎在,宇文邕也不會輕易的攻陷晉陽。

假如她的四郎,和二哥高孝珩,四弟高延宗聯手,兩國的政壇,又會怎樣的轉換?

可惜前世沒有如果。

那時,齊國的柱石斛律光,已被昏庸的皇帝殺死,而另一柱石段韶,也已經病死。

齊國小皇帝,聽信傳言,害死了高長恭和斛律光,這兩個讓周國聞風喪膽的戰將,自斷手臂,真是自掘墳墓。

鄭楚兒眉頭緊鎖,前塵往事,不堪回首。

“你怎麼了?”

高長恭發現,這段時間,鄭楚兒常常發呆。

“妾在想,這個宇文邕,應是一個厲害的角色,不會輕易的被宇文護害死。”

高長恭心裡有點驚歎,他的妻子,好像有先見之明似的。

高長恭知道,最後,就是這個宇文邕,親手殺死了害死他兩個哥哥的人。

如今,周國的朝政,重新回到權臣宇文護的手裡。

而大齊的少年皇帝,正在雷厲風行的改革。

朝堂上,漢人文臣和二王之間的較量,早已悄然拉開了序幕。

常山王高演,和長廣王高湛,因有他們的母親太皇太后站在身後,以楊愔為首的漢人朝臣暗中較量時,已漸漸強勢。

特別是長常山王高演,自小就才智超群,多年在高洋的陰影下,早已練就了一番為人處事的本領。而高演,確實能力出眾。

漸漸的,高演和高湛的威望,越來越高。

這讓尚書令楊愔非常忌憚。

楊愔恐二王的聲望越來越高,威脅到皇帝的帝位。

於是,和幾個輔政大臣商量,想把高演和高湛調出京城,以消除二王在朝廷的影響力,架空二王。

楊愔不知道,在他招來商量的幾個輔政大臣中,已經有人沒有跟他一條心了。

那個人,就是高歸彥。

自楊愔沒有和他打招呼,就調走了他管轄的五千禁衛軍後,他對楊愔,已沒有了從前的敬重,轉而是嫉恨。

第一次商量,幾個輔政大臣,為年少的皇帝憂心。高歸彥,也假惺惺的點頭支援楊愔。

但是,楊愔要把二王調出京城,削弱二王在朝廷的影響力的計策,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同意和讚賞。

“兩位皇叔,沒有任何過錯,突然被貶出京城,定會引起朝野猜想。

最後會導致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局勢,又要混亂了。”

少年皇帝說到這,嘆道:

“而兩位皇叔,手握軍權,別人沒被貶出京城,反被他們反戈一擊。”

皇帝的話,讓幾位輔政大臣猶豫了下來。

是啊,一旦打草驚蛇,貶出的可能不是二王,反而是他們了。

因為如今的形式,雖然看似少年皇帝已經親政,但是,在這個群雄逐鹿,戰火紛紛的年代,真正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是軍隊。

如今,經過高演的暗中籌謀,還有威望無人能比的太皇太后的支援,軍政大權,已落入二王手中。

看到皇帝不同意他的計策,楊愔只好轉身出來。

看了一眼楊愔離去的背影,少年皇帝的眼裡,現出了一絲憂鬱。

如今,駐外刺史,他能信任的,已聊聊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