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巧取姚襄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本應是平原王的功勞。
柏谷城已拿下,高長恭命人把城中那棵古柏合力移開。
又把樹下被石頭掩埋的一個大坑清理好。
清冽冽的山泉水,從那棵古柏的根鬚處,汩汩的冒了出來。
城牆很快修繕好,段韶派兵把守。
又在柏谷城下面險要處,再修建一座小型營壘,和柏谷城互為拱城。徹底斷了周軍從這裡馳援汾州的夢想。
高長恭和段韶在柏谷城火攻柏谷雲中城的時候,斛律光仍轉戰汾北。
韋孝寬聯合柱國木包罕公普屯威、率步騎萬餘進攻平隴。
平隴乃斛律光親築,怎能讓它又落在韋孝寬之手?
斛律光遂率軍救援。
在汾水北岸,周軍剛擺開陣勢,斛律光就像猛虎下山,身先士卒,披堅執銳,帶頭衝了過來。
韋孝寬智慧超群,善於籌謀,一計經出,可四兩撥千斤,抵到千軍萬馬。
但野外大戰,面對面,說真的,迄今為止,沒有哪個人,戰得過斛律光。
一場混戰,周軍大敗,被俘虜若干,殺死千餘人。
韋孝寬大敗而回。
而在齊周雙方一片混戰中,宇文憲卻悄無聲息,拿下了柏社城。
宇文憲經兩乳山,突然來到了柏社城下。
正要下令強攻,自小就追隨在他身邊好友、吏部侍郎盧愷近前道:
“王,柏社城主盧寬,乃末將故人,末將請求隻身前往,說服盧寬歸順。”
宇文憲大喜,好生囑咐盧愷小心,便於行事。
盧愷便衣素服,一人前往柏社城。
翌日,喜信傳來,柏社城城主盧寬,願攜城來降。
宇文憲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了柏社城。
而此時,高長恭和段韶,已攻破了周軍大部營壘。
服秦城在姚襄城不遠,周軍馬上知道段韶和高長恭的意圖。
周軍連忙在姚襄城南,再壘起一座新城。
新城東接定陽,又沿新城外圍,挖了一條深深的溝塹,阻斷了通往新城的大道。
高長恭知道後,冷冷一笑。
其實周軍想要阻斷的,是通往定陽城外圍的道路。
至此,可以看出,在這場轟轟烈烈,橫跨跨三個年度的戰役中,周軍已全面轉入防禦,已沒有了之前的銳氣。
但是,夜渡龍門前,宇文憲胸懷的抱負,怎能因此而放棄?
而段韶此時的目光,落在了前面的姚襄城上。
雖然宇文憲派人,在姚襄城外,修了新城,但是如今,新城的周國守軍,已不敢出城來迎戰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