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腹背受敵(第1/3頁)
章節報錯
但此時的宜陽城外,早已大軍壓境,斛律光四面楚歌,已腹背受敵。
事情還得從天統四年開始說起。
鎮守洛陽的儀同三司、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就是那位河清三年,洛陽爭奪戰前,主動進駐金墉城,協助當時的金墉城守將段思文防守金墉城,抵抗周國十多萬大軍三十多日的名將。
此時的獨孤永業,在經歷了封賞加官,又被降職,調離洛州,又被洛州百姓盼回的經歷後,仍然不忘初心,一心為國。
獨孤永業再次回到洛州後,積極安撫治下百姓。
又看到相鄰的周郡,人心浮動,於是看誰時機出兵。
善於招撫,知人心的獨孤永業,得到了周國孔城人的擁戴。
獨孤永業派手下喬裝進城,孔城人帶路,潛入守將能奔達府上,直接把能奔達殺了。
然後大開城門,迎接獨孤永業進城。
不費一兵一卒,齊國就得到了孔城,及孔城所在宜陽郡。
訊息傳到長安,大冢宰宇文護,甚覺憋屈。
遠在玉璧的韋孝寬,就像猜到了宇文護的心思,連忙畫地圖,分析形勢,寫信給宇文護:
“孔城彈丸之地,一個宜陽也難撼大局。今臣擔心的,是汾北的大片土地和老百姓。西北角已有齊將鄭孝行扼腕,汾北不能再被齊人虎視。請丞相考慮臣的請求,暫時不要出兵宜陽,重點攻防在汾北,臣懇請在汾北修築城池,防禦齊人…………”
韋孝寬的信,石沉大海。
周天和四年九月初五,周帝宇文邕,在宇文護的授意下,詔命齊王宇文憲,柱國大將軍李穆進軍宜陽。
如今的宇文憲,雖然只有二十多歲,但已成長為一個沉穩幹練,善謀略的年輕將軍。
大軍雖然一路勢如破竹,俘虜了沿路所經的夏州刺史梁鶴,及大批軍械和驢馬。
但宇文憲沒有興師動眾,強攻宜陽。
他採取的是在宜陽外圍,修築城池,切斷宜陽糧草供應的策略。
“宜陽孔城,終會完璧歸還我大周。”
望著似乎已被握在手中的宜陽城,宇文憲志得意滿。
大筆一揮,宇文憲以陝西總管府長史梁昕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獨孤永業。
信中,宇文憲大談當年侯景火燒洛陽,千年古都毀於一旦。又說到小小的宜陽城,銅錢之形的孔城,他也不忍破壞。
宇文憲還像一個和平使者一樣,送還俘獲的齊國夏州刺史梁鶴,以及馬、驢,軍械等。
獨孤永業收到信,不喜反驚,忙積極備戰。
宇文憲的目標,是洛陽。
569年十一月,宇文憲、李穆圍攻洛陽。
都孤永業早有準備,但大軍壓境,也不敢懈怠,忙向朝廷請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