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與眾不同的肖像(二合一)(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當然最大程度地保護了新藝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那些表現不佳的新人,卻也相應地失去了翻紅的機會。
郭凱琳便是現成的例子。
若是與公司簽了五或十年的長約,以她的條件,應該還會有東山再起之機。
而現在,這種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
雖然並沒有證據表明陳芷瑜落水與她有直接的關係,可是,眾目睽睽之下,陳芷瑜一個人掉進水裡,而郭凱琳卻平安無事,且這兩人本就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只要稍稍多想一點,郭凱琳的嫌疑便洗不掉。
演藝圈裡明爭暗鬥很多,然似這般玩不起、手段也髒的新人,風險太大,不會有公司願意給試錯的機會,除非郭凱琳突然抱上某條金大腿。
可還是那句話,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卻這個不算八卦的八卦,《夜瓏》劇組再無餘事,風平浪靜得有些乏味。
蘇音對此表示比較伐開森。
提前拍完了與鄭宜人的對手戲,就此得了二十來天的假,她還是很樂意吃瓜消個夏的。
可惜,最近瓜田大幅減產,微特上亦無甚新鮮事,蘇音只能自己給自己找樂子,請小周幫忙,搞到了一張東北美院的旁聽證。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矯飾主義。來,哪位同學來告訴我,矯飾主義的代表畫家是哪一位?”
東北美院寬敞的階梯二課室裡,零零散散地坐著三、四十個學生,講臺上的老師抬起頭,犀利的視線透過眼鏡片,一眼便掃向了蘇音。
蘇音戴著黑色無鏡片眼鏡框、扎著丸子頭、打扮得很低調,但卻也架不住她是個生面孔,很容易引起老師的警覺。
於是,她立刻十分知機地將臨時聽課證拿在手上,佯作無意識地繞著上面的繫繩。
眼鏡老師馬上對她失去了興趣,轉過視線,點手叫起一個清湯掛麵長髮小美女,說道:“這位同學請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清湯掛麵站起來,撣了撣文藝範兒長裙,胸有成竹地報了一個名字:“格列柯。”
“很好。”眼鏡老師滿意地點了點頭,請她坐下,隨後點開了ppt的下一頁,繼續講解:
“格列柯是希臘人,是偉大的文藝復興發源地的子民,他先後在羅馬、威尼斯等地遊學,最後定居於西班牙托萊多。
格氏作品大部分與宗教有關,其作品風格以有別於古典學派的均衡,多以大量的對角線傾斜構圖為特色……”
眼鏡老師不緊不慢地講述著這位畫家的藝術風格與生平,這堂西洋美術史課是大一新生必修課,蘇音忝著臉擠進學生堆兒裡,雖然聽不太明白,卻也還是興致盎然。
原因無他,唯閒得慌爾。
當然,還有另一個潛藏的原因,則是與她家琴老大有關。
每當欣賞到那些偉大經典的畫作之時,蘇音識海中的琴絃,便會有所觸動。
其所發絃音異於以往的清渺高遠,而是渾厚、富麗且濃重,很契合西洋諸國獨特的美學韻味,於蘇音的神魂亦有一定的滋養作用。
這大約便是藝術的相通之處了。
音樂、繪畫、文學創作、哲學以及自然萬物,這世上所有形而上的事物,無分地域或風格,似乎都能與那張透明的木琴產生共鳴。
蘇音識海中的天元真靈,亦似可在這共鳴中得到補足。
其證據便是,星霧變得越來越凝實渾厚,其間星光比盛夏夜晚的星空還要璀璨。
不過,今天這堂課所說的矯飾主義,好像並未得到琴絃的認可,幾位畫家的傳世之作,亦不曾激發琴絃振動。
遠不如前幾天的威尼斯畫派給力。
一個小時的美術史課結束,蘇音也快步走出了教室。
馬上就到十一點了,今天招待扎餐廳有她最愛吃的小雞燉蘑菇,她打算早點去視窗排隊。
她最近時常在美院閒逛,倒是知道了不少邊邊角角的小路,此時便選擇從東苑草坪走,這裡繞出去拐個彎兒,就是東大門,招待所便在門外。
從這裡走至少能節省一刻鐘,買上五份兒小雞燉蘑菇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