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一聽,心上人三字,不由腦海一陣模糊!

就見她不解反問:“心上人?小女自幼生於西伯侯府上,雖然有些前世片段記憶,但是不全,難以記起!”

一聽此話,二人彷彿倒是像多年未見的閨蜜一般,居然在此公然懸空而立,聊起了天來!

下方萬眾陣營,皆是一片譁然。

商盟陣營有人一臉茫然問道:“那二位仙子,立在空中作甚?”

“她們,難道是不願再打了,此時轉變嘴炮之戰了?隔空對罵?”

大夏陣營內也是如此,彷彿一場好戲就此終結了一般,下方一片騷動!

此時,小百玲莞爾,繼續說道:“當年,龍庭之戰,牽連甚廣,不少天界仙神皆是牽連其中,當初你可是為了玉麒麟,不惜叛出師門,甚至不惜與你師姐璇璣仙子大打出手。後來,由於龍族落敗,玉麒麟隕落人間,最後被打入六道輪迴,而你痴心不悔為了追隨他而去,自散修為,進入六道輪迴,轉世投胎!”

“如此,說來,時間正好對上!為何,你投胎人間,那麼玉麒麟又身在何處呢?”

被其一再透露,上官婉兒似乎腦海中閃過絲絲片段,那傾城俊美的面龐,憂鬱惆悵的樣貌,浮現在腦海之中。

“麒麟!不要啊~!”

那歇斯底里撕心裂肺的悲痛欲絕嬌苦聲,充滿了對這世間的絕望。

畫面中,那一身黑袍俊年,極度俊美的面龐上七竅生煙,極其悲慘的面孔滲透出血跡將他那龍鳳之眸灌滿,死狀慘不忍睹。而那一幕猛然浮現在上官婉兒腦海中,這一刻小百玲視乎察覺到了,上官婉兒雖是轉世投胎人間,此刻記憶還未完全恢復,又或是有人故意將其記憶阻隔開了,那麼這人究竟是何人所為?

突然就在此時此刻,遠方傳來一道驚鴻之聲,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狠狠擊中半空中的二人。

“好你這仙逆之女,當年老身就察覺你乃是膽大滔天之輩,昔日你大逆不道違背師門教誨,偷拿師門兩大鎮教法寶,又於那妖皇太一暗藏私情。今日又是在此教唆吾徒兒,看來,老身不出手替你那將你百般寵溺的師尊教育教育你,怕是你日後又將闖出彌天大禍來!”

這一驚鴻之聲,將上官婉兒徹底激醒,而一旁百玲則是淡淡回道那聲說道:“原來是西王母陛下!小女不才,早已脫離師門,莫要將小女之事牽連老師頭上!”

“豈有此理!此等頑劣之輩,老身今日定要教訓教訓你不可!”

那聲語氣尤為凌厲,不過就在遠隔萬里的西王母聲落之際,又是一道晴天霹靂之聲悠悠響起;

“貧道愛徒,豈有你這潑母出手教訓!”

此聲,正是來自百般寵愛小百玲的截教掌門,靈寶天尊通天教主本尊,是也。

若是知曉百玲,在截教受到何種寵愛程度,怕是就連玉皇大帝也是不敢輕易對其教育喝斥。而且,百玲真實身份恐怕這東方天界唯有通天教主一尊得知,只不過那也只是他老人家一廂情願的猜想罷了,不值一提!況且就連東皇太一也是無法查清百玲真實身份,千年之前東皇與百玲相互產生愛慕之情,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鐘意之情,二人暗生情愫一見如故,從那時起便一發不可收拾。

由於東皇太一原配應龍玄姬娘娘道隕,時隔千年東皇依舊不願接納百玲,而後眾神之戰爆發,東皇墜入六道輪迴,小百玲則是被東皇太一臨死之際,封印了百玲對他的所有記憶。這一幕,其實通天教主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東皇太一內心其實非常在意小百玲,由於多種原因與阻礙,從而無法結合。

二人是這天地間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對的仙界伴侶,就算這世間何等荒謬,即便是鴛鴦與喜鵲相配都有可能,而這兩人絕無可能性。

當年,整個截教內,全教上下師兄師姐無一不寵愛小百玲這位小師妹,其實小百玲乃是一枚遠古天庭的金玲修煉得道化形成仙,遠古天庭當年靈炁充裕,地域豐盛,但凡在此待上千年之久,皆是能夠修得仙緣。而小百玲正是其中之一,由於通天教主偶然間得道此等絕品金玲,愛不釋手,突然一日,此金玲金光大盛,似乎有著得道仙緣可能,於是暗中助其突破修為,助其成仙並將其收入門下,收為截教輩分最小的徒兒。

言歸正傳,此時通天教主強勢護短,而那西王母遠在西方,兩位大神語氣顯然無法繼續溝通,西王母便是不願與其糾纏,溫和對上官婉兒傳音說道:“徒兒歸來吧!瑤池之地才是你最終歸宿,人間對你來說並不值得留戀!”

“如若,婉兒仙子你真心實意愛著那位心上人,你大可不必回到瑤池,百玲見你執念為消,若是回到瑤池,你也不會安心脫塵這一世!”小百玲見那上官婉兒痛楚模樣,一度心疼,她又何嘗不是,眼見心愛之人近在眼前,可他卻偏偏不記得自己。

“嗡~!”一陣極其強烈地威壓爆碾此地,此乃西王母發威徵兆!

“住口!你這仙逆之女!莫要言亂吾徒兒道心!”

這時,通天教主威嚴之聲再次響起,“你這絕情寡慾仙母,未曾嘗受人間真情,又有何等顏面在此括燥!”

“人世情愛,玄妙難解。執念若是不除,遲早誤生禍端!”小百玲好似感慨萬千,只不過此時此地並非是她們談情論愛大道理之時。

上官婉兒心如死灰,就見她此時悽美一笑,絕美流連,她慘慘笑道:“老師徒兒不孝,徒兒眼下心意已決,願往那陰曹地府走上一遭,如若不歸,莫要掛念徒兒!”

“痴兒!天道輪迴,自由定數,你若執意逆天而行,那便是與天道對抗,古往今來未有聖賢之輩膽敢逾越,你若一去,便是不歸呀!”西王母語氣中苦口婆心勸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