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穿著筱筱新置辦的西裝掛了電話,一個人把腳翹在了桌面上,哼唱著小曲在陽光照耀下閉上了雙眼。

舒服!

“王二姐……”

我也就會哼點二人轉了,還唱得挺怡然自得,這主要得益於生長的年代和背景,我那個年月的社會人,除了蹦迪、打牌,最大的樂趣就是喝大了以後往二人轉劇場裡鑽。

這還真不是去搗亂去了,坐那兒真聽啊。

比如粉得嚕的《王二姐思夫》……

什麼?《王二姐思夫》不粉?

在我們那個年月,你往臺上撇一千塊錢再試試呢?

你信不信那個年代的二人轉藝人哪怕正唱著《神調》,都能直接給你改成《十八抹》,還是讓漂漂亮亮的小姑娘上來唱。

對,這就是我們那個年代臭流氓的樂趣。

到了二人轉劇場,甭管站臺上的人是正在說口還是唱正戲,當大哥的抬手一千塊錢撇上去,身邊小弟就開始集體起鬨高喊‘換人兒’!

然後人家臺上的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一群喝到離了歪斜的地賴子甭管冬夏,衣服脫了就得光膀子,一個個紋龍畫虎的,誰不煩?

二人轉劇場的意思就是趕緊把人哄走就算完活,可這對於我們這群臭流氓來說,就叫面子。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面子都趕不上如今的鞋墊子。

啥他媽面子?

不就是去裝逼了麼?

裝逼是為了啥?

是為了實現自己內心深處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崇拜。

可什麼是真正的個人英雄主義誰知道?

《英雄本色》裡的小馬哥要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人,你去問問,你看他是真想一個人去報仇,還是逼沒招了;

《精武門》裡的陳真要是真人,你也去問問,看看他在有人可以幫忙的情況下,還願意不願意一個人去虹口道場;

《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要是真人,你再問問他,看看他願意不願意在光明頂一個人獨戰六大派!

反正我不願意。

我連讓大佬彭派過來的那個傻子給堵車裡,都惦記左右看看有沒有誰能幫忙。

所以什麼是個人英雄主義?

不就是給逼沒招了之後,恰巧還打贏了麼?

我很不屑的眯著眼睛撇起了嘴,想要在透過表情表現出不屑的時候……

房門被敲響了。

當、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