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的就是大聖境。

至於不滅境,對應的就是那傳說中的至高修為。

最後這兩境,幾乎沒有人能夠達到,所以相關的記載也是極其的稀少。」

說到這,東方雲楓顯得有些無奈道:「你也知道,每個人對自身先天武骨的重鑄次數、數量都大相徑庭,所以也導致,肉身同是非凡境,可真正的肉身強弱也有著很大的差距,更別說,如你這樣的部分武者又刻意的去專門修煉肉身……

其他各大境界也都是如此,說是一個體系,但真正細分起來,誰也說不清楚的。

所以,武者之間,大多都會用兵器的品階,來區分與確認一個武者的肉身強者,純肉身之力下,能夠崩斷哪個品階的兵刃,那就是哪個品階的肉身……

至於,為何武者大多都不會刻意去的修煉肉身,究其根本原因,一個字「苦」!

就拿鑄骨境對應的非凡境來說吧……

一個武者從練氣境開始,一直到鑄骨境,不斷的磨鍊捶打自身的肉身,可能還不如一個武者透過某種丹藥、某個奇遇、某個造化,提升得多,而且,隨著境界的提升,靈力都會幫助武者淬鍊肉身,還有天劫之下,都是可以提升肉身之力……

久而久之,武者就不會太過刻意的去錘鍊肉身了,所耗費的時間極其漫長,其中的各種枯燥折磨更是考驗人的心性……

試想下,當你勤勤懇懇,吃盡苦頭,受盡折磨,肉身提升的程度,卻只堪堪比得上別人的一份奇遇,你的心理能夠平衡麼……

與其如此,倒不如安安心心提升境界,尋找機緣。」

「原來如此……」

默默點了點頭,胡銘仙也不再言語。

只是心中,胡銘仙對這種說法並不完全認同,倘若只是覺得一次次的提升太少,且又吃苦受累的,就選擇放棄的話,這無疑是放棄了自身的最大的一個寶藏。

當然,這麼選擇無可厚非,人性如此。

只不過,若是能夠長久的堅持下去,積少成多,待到境界提升起來,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其他不說,單就對自身的身體協調性這一方面掌握,就遠非那些坐享其成的武者可以比擬的。

而這一方面也是他能夠在自然之境中,做出各種身體變化,從而依靠本能去躲避諸多密集攻伐的根本所在。

某種程度上來說,若無當初在落日山脈中,封禁了全身所有的力量,去不斷的錘鍊肉身,掌握這份肉身的協調性,很大可能他也是無法領悟出自然之境。

而且,也正是因為對肉身的不斷錘鍊,才讓他有了資本在天劫之下,昂首挺胸與所謂的天道意志去對抗,否則,肉身扛不住,一切都是空談!

如此想來,聖武上的武者之所以只敢在天劫之下,順從天道意志,多少也有肉身強弱的緣故了。

當然了,即便東方雲楓沒有說得很詳細,胡銘仙也能明白,武者之所以對肉身的修煉不是那麼的注重,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有著鑄器師的存在。

肉身薄弱,那便選購一套強大的戰甲就好了……

你苦苦修煉肉身,得到的那一點提升,能與一道王器級戰甲、寶器級戰甲,乃至更高的祖器級戰甲相比?

驅使這些強大的戰甲,只需要提供足夠的靈力就好了,何必浪費時間,折磨自己去修煉肉身呢……

不僅僅是這些戰甲這一方面,如一部強大的功法、一顆能夠洗筋伐髓的丹藥……都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肉身的強度。

儘管事實如此,可胡銘仙也不打算放棄自己對肉身的錘鍊計劃,只因肉身乃是一切的根本,與其將之交給外在之力,不如一點點的提升自己的根本,將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