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也是對的!”劉父說,“如果要了,意義就不一樣,甚至會有人說你是為了錢才這樣做的!”

劉思佳見義勇為的事情,就成了這頓飯的談資,也讓這頓飯吃得更香更甜,更有家庭味兒。

打從劉思佳上高中以來,甚至可以說是從劉思佳到學校住讀以來,劉家除了逢年過節,很多時候都非常難得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劉母是個細心人,她其實一直在暗中關注著兒子劉思佳與那個劉小平的,兒子與同學關係好,這個她當然不反對,但如果有那種傾向,那是堅決不能容忍的。

劉父也與劉母有過商量和約定,三年之內,絕對不允許兒子有戀愛方面的問題。

劉母一邊吃飯,一邊顯得很隨意地向劉小平詢問家庭情況。得知劉小平的父母還有那麼多的故事,劉母就很驚訝。

在此之前,劉母還不知道劉醫生是個殘疾人,她只是一直看到劉醫生坐在一張椅子上給人看病,卻不知道他原來還是個不能正常走路的殘疾人。

劉思佳趁機對母親說,“上次我說叫劉醫生給你看一下,沒有時間,吃完飯,我就帶你去劉醫生那裡看一看。”

劉母不想當著劉小平的面拒絕這件事,就說,“好吧!去醫院也是看病,哪裡也一樣,都是要給錢的。”

“劉思佳接著說,“劉醫生看病不收掛號費的,而且,不開單不收錢。”

“是嗎?”劉母說,“現在看病不收錢的人太少了,都巴不得把小病說成大病呢!”

其樂融融的氣氛,加上細節感動帶來的好心情,讓這頓小家的團圓飯吃得津津有味。

才吃完,劉父就大聲催促,“快走呀!”

劉思佳看著父親問,“幹什麼呀?”

“不是要給你媽看病嗎?”劉父大聲說,“要看病就趕快去看,我還要去工地上工呢!”

“你去上你的工呀!”劉思佳說,“我帶著我媽去看就行了。”

“你給錢呀!”劉父說,“要是你給錢,我就走人。”

“我給就我給!”劉思佳說,“又不是去醫院或其它地方,這個問題不是問題!”

話雖然是這樣說,劉父不走,劉思佳就知道那不只是個給錢不給錢的問題,而是父親要知道醫生怎麼說才放心走人,便催促著母親說,“媽!你就快點呀!”

劉母就放下準備收拾的碗筷,隨著大家一起下了樓。

剛吃完飯的劉醫生,似乎還喝了一點酒,紅光滿面的他,大口大聲地問了個好,就說,“有什麼事?”

劉思佳說,“大伯!我想請你給我媽看一下,她怎麼老是病,一年四季沒個健康的時候。”

劉醫生點了點頭,讓劉母坐下來,摸了一下劉母的手脈,又讓劉母伸出舌頭來看了看,然後又拿出聽診器,聽了半天,這才一邊收聽診器,一邊說,“心臟很好,沒什麼大疾,只是腸胃不好,慢性的那種,我這裡先給你們開一個療程的中藥,吃吃試試。”

聽到劉醫生這樣講,幾乎所有人都放心下來了。

劉父搶著問,“一個療程,多少錢的藥?”

劉醫生開了藥單,說,“也就三百多塊錢吧!給三百就行了!”

劉父說,“太便宜了點吧!醫院一兩副中藥就要幾百塊的!”

“那是醫院!”劉醫生實話實說,“醫院攤頭大,那麼多人要養活,開銷大,費用自然就要高得多。”

劉父感激不盡地趕緊將三百塊錢遞到劉醫生面前,然後就先走人了。幾根早白的頭髮,飄在空中,像幾片羽毛。

劉思佳第一次看到了父親的頭上有了白頭髮,並感覺到父親這個一家之主當得好艱難。一家四口,母親長年有病,妹妹和他都要他供讀,他一個做小工的,一天下來也就那麼幾個錢。

劉思佳就暗暗發誓,他得趕快好好讀書,也順便找找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