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公學價格便宜,距離家近,更甚者還有公學竟然有外地的舉人擔任夫子,立即引起了開封百姓的追捧,紛紛選擇將孩童送入公學蒙學。”

當然也有家庭對繳納束脩不滿!然而面對官府處於罰金的威脅,最終也只能妥協。

範純禮制定束脩罰金的時候,參照開封城底層百姓的收入,畢竟學費並不貴,三年的學費加起來並不比罰金多少,再說也是自己的孩子多學幾個字,總歸沒有多少壞處。

“大不了老子每天多扛幾包麻袋!你們三個龜兒子讀了公學,日後就不用像老子一樣賣苦力了。”粗衣男子看著身後的三個兒子,咬牙切齒道。

“是!父親!”三個依次排列的男童興奮道。

他們最大的已經九歲,早已經過了蒙學的年紀,按照他們的家庭根本沒有餘錢去讀私塾,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的兒童進學,如今開封府開辦的公學給了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開封城文風鼎盛,再加上有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橫空出世,朝廷下令男女之防的年齡從七歲推遲到九歲,很多家庭在男童蒙學的時候,順便也將適齡的女童送來,正好可以有個照應。

見到有女童入學,不少開明家庭也紛紛將女兒送到了公學,他們雖然不求女子考取功名,然而識字算數,日後嫁個人家也能操持家事。

一時之間,大量的適齡兒童湧入公學,並未出現大量百姓反對的現象。範純禮的全城義務教育大獲成功。

範純禮驚訝的發現,除了最開始的公學教室的投入之外,官府幾乎不用再花費多少錢財。

隨著學員的大量增加,哪怕極少的束脩也能負擔起夫子的俸祿,如此一來,稚童得以蒙學,夫子得以有謀生的手段,開封公學大興。

“衙內實乃天縱之才!”開封府中,師爺由衷的驚歎道。

這個師爺從亳州就一直跟隨範純禮,如今更是水漲船高,成為開封府師爺,可是親眼見證了範正神奇,相比之下,他這個師爺簡直是無用武之地。

“範衙內!”

此乃邪醫範正在開封城的新的稱號。

五代及宋初,有一清貴的閒職名為衙內都指揮使,多以官宦子弟充任,後來雖然被撤,這一稱呼卻被延續了下來,後來將官府的子弟為衙內,以示官宦之後。

衙內一詞在大宋並非是什麼好事,在開封城內達官貴人少數,第二代能夠被稱得上衙內的同樣不在數不勝數。

然而那些衙內大多聲色犬馬,甚至為非作歹,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幾乎是人憎鬼厭的存在,後世大名鼎鼎的高衙內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

而範正的範衙內稱號則並無貶義,反而與之相反,一片較好。

別的衙內都是仗著父親的權勢,胡作非為,而範衙內倒好,反而相助父親成就一片基業。

範純禮一臉傲然,而自己的兒子非但不坑爹,自己這個父親還要仰仗兒子。

開封城眾人皆知,開封府真正做主的並非是開封知府範大人,而是邪醫範正範衙內。

如果是其他父子如此,官府之事由聲色犬馬的衙內做主,早就引起了朝野的不滿。

然而範正干涉開封府之事卻無一人彈劾,畢竟範正所做之事,每一樣都利國利民,讓開封城受益無窮,早就深入開封百姓之心。

一時之間範衙內的稱號,不脛而走。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