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高家為世代為相的承諾,在大理的歷史上,高家一直都是段氏的鼎力支持者,如果能夠得到高家相助,段氏皇位方能坐穩。

“如果大理滅國,段氏的子孫不少,未必輪得上段王爺,如果段王爺和高家齊心協力,擊退大宋,那段王爺非但得到了大理皇位,更是大理的中興之主。”高升泰蠱惑道。

“而且段王爺也莫要忘記了,當初南唐後主的結局,《嘗後圖》可是舉世聞名。”高泰明幽幽的說道。

大宋可是對末代皇后情有獨鍾,當初南唐後主李煜的結局可以說讓所有人都欷歔不已,《嘗後圖》更是傳的沸沸揚揚。

段正淳頓時臉色一變,他平時風流成性,處處留情,家中妻妾成群,如今高氏逼迫他當登基恐怕也躲不過去,若是大宋佔領大理,那他恐怕就是大理末代皇帝,那他豈不是也要淪落到南唐後主李煜的結局。

段正淳開始估算得失,如果他和高家合作,可以輕易得到了皇位,失敗了就說自己被高家逼迫,將自己摘乾淨。

而如果他拒絕和高家合作,且不說目前性命能否保住,日後大宋攻佔了大理,恐怕段氏同樣也一無所有。

想到這裡,段正淳一咬牙道:“我可以登基,號召大理各族齊心協力抗擊大宋,然而高家必須遵守承諾,當眾宣誓永世為相,效忠段氏。”

高家父子對視一眼,鄭重點頭。

高升泰登基數年間,方知為帝者如履薄冰,高家世代為相,非但大權在握,反而可以保住榮華富貴,哪怕段正淳登基為帝,這大理的天下依舊是高家主宰。

“高某德才淺薄,自認為不配皇位,今日特主動退位,擁立鎮南王段正淳為帝,以振興大理。”

當下,高升泰立即召集大理各族,對著蒼山洱海立誓,宣佈擁立段正淳為大理第十五位皇帝,大理皇位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大理段氏一脈。

“大理皇室竟然又回到了段氏一脈。”

大理群臣不由臉色古怪,段氏已經擔任大理皇室百年,早已經深入人心,高升泰謀權篡位,他們自然心中不服,可是誰曾想到高家竟然在大宋的逼迫下主動退位。

“臣等見過陛下!”

高家父子率先向段正淳叩拜道。

“臣等見過陛下!”

群臣早已經得到了高家的吩咐,紛紛配合道。

段正淳一身龍袍,意氣風發道:“高丞相忠心為國,皇兄出家為僧,高丞相暫代國事,大理國泰民安,實乃忠心可嘉。”

高升泰裝著感動不已道:“老臣一片苦心,然而卻被大宋官家誤會,還請陛下代為解釋,消除誤會,讓大宋退兵。”

“理應如此!”

段正淳配合道:“來人,準備厚禮,轉交給大宋官家,就說朕多謝大宋官家一片好心,大理定然銘記在心,日後大理和大宋親如一家,守望相助。”

段正淳雖然好色膽小,但是並不傻,如今雖然高氏退位,擁立他登基為帝,但是朝中大權依舊在高家父子的手中,保留大宋作為後手,足以震懾高家父子,再慢慢的將權力從高家手中奪回來,那他就是大理的中興之主。

當下,大理國內一邊厲兵秣馬,準備抵抗大宋,一邊派遣使臣,準備厚禮,直奔大宋軍營,請求大宋退兵。

“好,果然不出範太丞所料,高家還真的推出一個段氏子弟當傀儡,意圖矇混過關。”親自來到川蜀前線的曾布冷哼道。

“大理不愧是化外之民,皇位竟然被一介權臣玩弄於股掌之中,簡直是可笑至極。”曾布一臉厭惡道。

在大宋君為臣綱,君臣之間的不可越界,而高升泰先是逼迫段正明出家為僧,又自立為帝,如今又退位,轉頭立段正淳為帝,這在大宋定然會史書恥笑。

“那大理使節該如何處置?”一個將領詢問道。

“將大理的使臣和貢禮送往開封城,同時繼續逼迫大理,高家父子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必須上交其二人的人頭,大宋方可退兵。”

曾布雖然繼續執行大迂迴戰略,但是同時也遵循國之禮儀,依舊將大理的使臣送往開封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