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皇宮中,高升泰怒不可遏道。

他原本是大理權相,滅掉叛亂的楊家而立下大功,在大理權傾朝野,甚至在大理行廢立之事。

而當時大宋官家剛剛親政,吐蕃一盤散沙,這讓高升泰看到了機會,準備廢掉大理段氏,自己過一過皇帝癮,在最初的幾年都平安無事,可是誰知道四年後突然被大宋官家發難。

“父皇!當初孩兒就勸父皇謹慎行事,如今大宋官家突然為段氏出頭,定然會引起段氏和其他諸部的異動,高氏一個不小心,恐怕會有滅族之禍。”其子高泰明憂心忡忡道。

大理畢竟是一個小國,高家父子剛剛篡位,立足未穩,再加上段氏皇族大多躲入佛門出家避禍,要知道吐蕃佛門勢力龐大,大理佛門的勢力同樣強大,哪怕是高家父子權勢通天,也不敢殺已經出家的段氏。

“莫非是大宋官家嫌棄我等朝貢的財物不多,你立即備上厚禮上表大宋以示臣服!就是大中國願意在原來大理國的朝貢上加一倍財物!”高升泰一咬牙道。

這一次,他準備破財消災,只要大宋退兵,不干涉大理國內之事,一切都好商量。

高泰明微微點頭道:“此方可以一試,不過父親要做好準備,據說高麗小皇帝的皇叔同樣為大宋官家奉上厚禮,意圖讓大宋支援其奪權,卻得到了大宋官家的否定,其自持華夏正統,大宋又富甲天下,恐怕根本看不上我等的財物。”

高家既然篡權,自然格外關注大宋的動向,自然清楚大宋在高麗皇權之爭的態度。

“大宋素來有弱宋之稱,我大理據險而守,定然讓宋軍有來無回。”高升泰狠聲道。

高泰明無奈道:“父親,如今的大宋可不是曾經的弱宋了,其連續擊敗西夏,逼退大遼,同時先滅青塘,再滅吐蕃,最後又………………。”

高泰明仔細覆盤大宋的行軍路線,不由豁然一驚,從青塘到吐蕃,再到大理國,或許宋朝從一開始就設計好的這條路線。

“大宋狼子野心,打不過西夏和遼國,竟然圖謀我大理。”高升泰不由怒聲道。

他就說,大宋怎麼可能如此好心去幫助大理段氏復位,原來說早就準備謀劃大理,所有的斥責不過是藉口罷了。

高泰明心中一動道:“父親,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找來段氏,對其說明大宋的狼子野心,大理上下齊心,定然能夠將宋軍擊敗。”

高升泰冷笑道:“就算段氏相信大宋圖謀大理,段氏也不會幫我高價,畢竟段氏恨我高氏更勝大宋,哪怕大宋攻佔大宋,還需扶持段家控制大理,更別說如今的段正明根本不會相信我等,畢竟我們才剛剛從他手中奪取皇位,大宋滅了我高家,乃是幫段氏報仇。”

高泰明冷哼一聲道:“事到如今,無論段家願不願意,也必須照做,就算段正明不願意,其弟段正淳卻是一個軟弱好色之人,只要我們用其家人作為威脅,定然能夠讓其配合我等。”

“也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高升泰嘆息一聲,忽然劇烈咳嗽起來,他不禁後悔不已,自己當初為了鬼迷心竅,想要謀取大理皇位,否則哪有今日之禍。

大理國內!同樣是一片震恐。

如今的大宋可不是曾經的弱宋,連敗西夏早已經讓大宋威名遠震,更別說先滅青塘再滅吐蕃,更讓大理如芒在背。

“大宋無故圖謀大理,有違禮儀之國。”一些大理國內百姓大為不滿道。

“高家亂臣賊子,謀朝篡位,活該遭報應,大宋乃是王者之師。”也有人對高氏頗為不滿,暗中諷刺道。

整個大理國頓時分為了兩派,對大宋出兵反對者有之,贊同者同樣也有。

正如範正所料,畢竟大理段氏剛剛丟國不久,段氏皇帝段正明還在寺廟出家,大理民心未失,此刻正是謀劃大理國最佳之時。

而在大理崇聖寺內,一個雍容華貴的僧人正在對著蒼山洱海禮佛,雖然佛法不凡,然而從其眉眼中依舊看出一絲絲不甘。

他就是大理國的末代皇帝,段正明,法號:本塵。

&nbsp本章完